【研訂者】鄒濬智
【說明】
「致勝」、「制勝」皆表示達到、取得勝利的意思,音讀為ㄓˋ ㄕㄥˋ。二者具有相同的音義及用法,僅用字不同,互為異形詞。
由詞義分析,「致勝」、「制勝」中的「致」指達到、取得,「制」指控制、制服,與「勝」結合構詞後,都表示達到、取得勝利的意思。探究二字之字義源流:「致」字見於漢代的《說文解字》,指送達,引申有達到的意思,如戰國的《荀子》:「故聖人者,人之所積而致也。」「制」字亦見於《說文解字》,有二義,一表裁決,一表制止,又由此引申出管制、控制的意思,如漢代的《淮南子》:「夫馬之為草駒之時,跳躍揚蹄翹尾而走,人不能制。」「制勝」原指制服對方以取得勝利,後來「制服對方」的詞義成分淡化,可指取得勝利,與「致勝」義同。至於二詞在文獻中的用例,「致勝」可見於唐代司馬貞的《史記索隱》:「言夫博弈,或欲大投其瓊以致勝。」「制勝」則可見於春秋的《孫子》:「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
「致勝」、「制勝」中的「致」指達到、取得,與「勝」構詞後有達到、取得勝利的意思,「制」指控制、制服,與「勝」構詞後也有達到、取得勝利的意思,皆貼合詞義。「致勝」現今使用較為普遍,但「制勝」見於較早的文獻,故同時以「致勝」、「制勝」為推薦詞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