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訂者】余風
【說明】
「背離」、「悖離」皆可表示違反、背棄的概念,多作動詞用,音讀為ㄅㄟˋ ㄌㄧˊ。二者具有相同的音義及用法,僅用字不同,互為異形詞。
由詞義分析,「背離」、「悖離」中的「背」、「悖」為違背的意思。探究二字之字義源流:「背」字見於漢代的《說文解字》,本義為胸部後方的部位,引申指物體的反面,又引申有違背的意思,如《史記.秦本紀》:「背約不與河西城」;「悖」字亦見於《說文解字》,本義為「亂也」,也有違背、違反的意思,如春秋的《國語》:「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三國.韋昭.注:「悖,逆也。」至於二詞在文獻中的用例,「背離」可見於《陳書.世祖本紀》:「大行皇帝背離萬國,率土崩心,若喪考妣。」「悖離」則較常見於近現代文獻。
「背離」、「悖離」中的「背」、「悖」均有違背的意思,皆貼合詞義,惟「背離」見於較早的文獻,現今使用也較為普遍,故以「背離」為推薦詞形。相關的詞語如「相背/相悖」亦然,以「相背」為推薦詞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