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訂者】鄒濬智
【說明】
「皺褶」、「皺摺」都指衣物、紙張等物體表面的折疊皺紋,音讀為ㄓㄡˋ ㄓㄜˊ。二者具有相同的音義及用法,僅用字不同,互為異形詞。
由詞義分析,「皺褶」、「皺摺」中的「褶」、「摺」均指折疊後所留痕跡。探究二字之字義源流:「褶」字未見於漢代的《說文解字》,明代的《正字通》:「衣有襞折曰褶。」「褶」即「襞折」,指衣物摺痕,如唐代張祜的〈觀杭州柘枝〉詩:「看著遍頭香袖褶,粉屏香帕又重隈。」「摺」見於《說文解字》,本指毀敗、折斷,後來引申有彎曲物體使相疊合的意思,作名詞用時則指摺疊的痕紋,如宋代方鳳的《金華遊錄》:「袪褒蹙摺皆天成。」
「皺褶」、「皺摺」中的「褶」、「摺」均指折疊後所留痕跡,皆貼合詞義,惟「皺褶」現今使用較為普遍,故以「皺褶」為推薦詞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