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訂者】楊憶慈
【說明】
「宿願」、「夙願」皆為一直以來之心願的意思,作名詞用,音讀為ㄙㄨˋ ㄩㄢˋ。二者具有相同的音義及用法,僅用字不同,互為異形
詞。
由詞義分析,「宿願」、「夙願」中的「宿」、「夙」都有素來、一直以來的意思。探究二字之字義源流:「宿」見於漢代的《說文解字》,釋為「止也」,即今住一晚的意思,後來有隔一段時間,亦有素來的意思,如《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權既宿服仰備,又覩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萬人以助備。」「夙」亦見於《說文解字》,釋云:「早敬也。」另見《爾雅》釋為「早也」,後來也有舊、素來的意思,如《後漢書.文苑列傳下.趙壹》:「惟君明叡,平其夙心。」至於二詞在文獻中的用例,「宿願」可見於晉代陸機的〈思歸賦.序〉:「懼兵革未息,宿願有違。懷歸之思,憤而成篇。」「夙願」可見於唐代杜甫的〈昔遊〉詩:「余時遊名山,發軔在遠壑。良覿違夙願,含淒向寥廓。」
「宿願」、「夙願」中的「宿」、「夙」都有素來、一直以來的意思,皆貼合詞義,惟「宿願」見於較早的文獻,故以「宿願」為推薦詞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