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訂者】陳嘉凌
【說明】
「倉促」、「倉卒」皆有急促、匆忙的意思,音讀為ㄘㄤ ㄘㄨˋ。二者具有相同的音義及用法,僅用字不同,互為異形詞。
從構詞方式來看,「倉促」、「倉卒」為由聲音造詞法而構成具有雙聲關係的聯綿詞,其組詞用字以記音為主,通常無法由用字推求詞義,惟其中「促」、「卒」恰好兼具表義功能,均有急迫的意思。探究二字之字義源流:「促」見於漢代的《說文解字》,本義即為急切、緊迫,如《新唐書.列傳.魏徵》:「密得寶藏書,輒稱善,既聞徵所為,促召之。」「卒」亦見於《說文解字》,本義為供驅遣、差役之人,音讀為ㄗㄨˊ,又另有急迫、突然的意思,音讀為ㄘㄨˋ,如《史記.酷吏列傳》:「賈姬如廁,野彘卒入廁。」至於二詞於文獻中的用例,「倉促」可見於清代的《紅樓夢》:「今日初會,倉促竟無敬賀之物。」「倉卒」可見於漢代李陵的〈答蘇武書〉:「前書倉卒,未盡所懷。」
「倉促」、「倉卒」中的「促」、「卒」皆有急迫的意思,均貼合詞義。「倉卒」雖見於較早的文獻,惟今「卒」以ㄗㄨˊ為常用音,「倉卒」較易被訛讀,而「促」現今以ㄘㄨˋ音、急迫義為常見音義,且「倉促」使用較為普遍,故以「倉促」為推薦詞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