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訂者】賴金旺
【說明】
「作為」、「做為」皆為當成、用作的意思,音讀為ㄗㄨㄛˋ ㄨㄟˊ。二者具有相同的音義及用法,僅用字不同,互為異形詞。
由詞義分析,「作為」、「做為」中的「作」、「做」為當作、當成的意思。探究二字之字義源流:「作」見於漢代的《說文解字》,本釋為興起、振作的意思,後有充當、擔任的意思,另有當作、當成的意思,如宋代羅公升的〈溪上〉詩:「門前溪一髮,我作五湖看。」「做」未見於《說文解字》,金代的《四聲篇海》見此字,是「作」的後起俗字,有做事、從事、充當、擔任的意思,另有當作、當成的意思,如元代無名氏的《貨郎兒》套曲:「倒摺春衫做羅扇搧。」至於二詞在文獻中的用例,「作為」可見於清代的《醒世姻緣傳》:「若上天見憐孤寡,我三子現在讀書,使各自成名,把此錢作為後日俸祿。」「做為」可見於清代的《鏡花緣》:「夫妻兩口,自從父母去世,將幾間舊房變賣做為殯葬之用。」
「作為」、「做為」中的「作」、「做」均有當作、當成的意思,皆貼合詞義,惟「作為」現今使用較為普遍,故以「作為」為推薦詞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