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訂者】鄒濬智
【說明】
「餬口」、「糊口」皆為以食填口的意思,比喻勉強維持生活,音讀為ㄏㄨˊ ㄎㄡˇ。二者具有相同的音義及用法,僅用字不同,互為異形詞。
由詞義分析,「餬口」、「糊口」中的「餬」、「糊」都有供養、以食填塞的意思。探究二字之字義源流:「餬」字見於漢代的《說文解字》,釋為「寄食」,即依賴他人供養食物,《左傳》有「餬其口於四方」句,即奔走四方以求供養,也就是依賴他人維持生活的意思,後來就以「餬口」表示依賴某人或某事物維持生活,如戰國的《莊子》:「挫鍼(針)治繲(音讀為ㄐㄧㄝˋ),足以餬口。」表示依賴縫補、洗滌衣物維持生活。「糊」亦見於《說文解字》,本指黏貼,後有稠粥、以粥食填塞
的意思,「糊口」表示以食填口,亦用於比喻勉強維持生活,如《魏書.列傳.崔浩》:「今既糊口無以至來秋,來秋或復不熟,將如之何?」
「餬口」、「糊口」中的「餬」、「糊」都有供養、以食填塞的意思,皆貼合詞義,惟「餬口」見於較早的文獻,現今使用又較為普遍,故以「餬口」為推薦詞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