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訂者】陳嘉凌
【說明】
「風采」、「丰采」皆指風姿神采,音讀為ㄈㄥ ㄘㄞˇ,作名詞用。二者具有相同的音義及用法,僅用字不同,互為異形詞。
由詞義分析,「風采」、「丰采」中的「風」、「丰」指風姿,即氣韻姿態。探究二字之字義源流:「風」字見於漢代的《說文解字》,本義為流動的空氣,後引申有氣韻姿態的意思,如漢代蔡邕的〈太尉喬玄碑〉:「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可不奪之風。」「丰」字亦見於《說文解字》,本義指草木茂盛,又假借為「風」,指氣韻姿態,如宋代史達祖的〈東風第一枝.燈夕清坐〉詞︰「羞醉玉,少年丰度。」至於二詞於文獻中的用例,「風采」可見於《漢書.霍光傳》:「初輔幼主,政自
己出,天下想聞其風采。」「丰采」可見於《明史.張居正列傳》:「居正亦慨然以天下為己任,中外想望丰采。」
「風采」、「丰采」中的「風」、「丰」都有氣韻姿態的意思,二者皆貼合詞義,惟「風采」見於較早的文獻,且現今使用較為普遍,故以「風采」為推薦詞形。相關的詞語如「風姿/丰姿」亦然,以「風姿」為推薦詞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