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訂者】鄒濬智
【說明】
「託夢」、「托夢」皆為傳說神靈鬼魂在人的夢裡有所囑咐、請求,作動詞用,音讀為ㄊㄨㄛ ㄇㄥˋ。二者具有相同的音義及用法,僅用字不同,互為異形詞。
由詞義分析,「託夢」、「托夢」中的「託」、「托」為委任、囑咐的意思。探究二字之字義源流:「託」見漢代的《說文解字》,本義是寄託,後引申有委任、囑咐的意思,如《論語》:「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托」未見於《說文解字》,見於宋代重修的《玉篇》,釋為「推也」,表示以手推物,後引申有委任、囑咐的意思,如宋代辛棄疾的〈瑞鶴仙.雁霜寒透幕〉詞:「瑤池舊約,鱗鴻更仗誰托?」至於二詞在文獻中的用例,「託夢」可見於漢代王粲的〈雜詩〉:「回身入空房,託夢通精誠。」「托夢」可見於明代的《水滸傳》:「你若是負屈含冤,被人害了,托夢與我。」
「託夢」、「托夢」中的「託」、「托」皆為委任、囑咐的意思,均貼合詞義,惟「託夢」見於較早的文獻,且現今使用亦較為普遍,故以「託夢」為推薦詞形。相關的詞語如「託孤/托孤」、「託管/托管」、「託運/托運」、「交託/交托」亦然,分別以「託孤」、「託管」、「託運」、「交託」為推薦詞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