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訂者】賴金旺
【說明】
「蜉蝣」、「浮游」音讀皆為ㄈㄨˊ ㄧㄡˊ,在古代漢語中都可指一種成蟲後生命極短暫的昆蟲,惟現今各有所用:「蜉蝣」作昆蟲名之用法,可見於《詩經》:「蜉蝣之羽,衣裳楚楚。」現今仍專用為昆蟲名;「浮游」作昆蟲名之用法,可見於漢代的《淮南子》:「龜三千歲,浮游不過三日。」惟現今與「蜉蝣」已經明確分化,用於表示漂浮游動的意思,如「浮游生物」。「蜉蝣」、「浮游」在古代雖皆可用於指相同的昆蟲,現今則各有所用,二者不具異形詞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