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訂者】賴金旺
【說明】
「突出」、「凸出」皆有高起、隆起的意思,音讀為ㄊㄨˊ ㄔㄨ。二者具有相同的音義及用法,僅用字不同,互為異形詞。
由詞義分析,「突出」、「凸出」中的「突」、「凸」為高出四周的意思。探究二字之字義源流:「突」見於漢代的《說文解字》,本義為狗從洞穴中突然竄出來,後有凸起、高出四周的意思,如明代徐弘祖的《徐霞客遊記》:「南崖有亭前突,北崖橫倚樓。」「凸」未見於《說文解字》,遼代的《龍龕手鑑》釋為「高起也」,如清代沈復的《浮生六記》:「以土礫凸者為邱,凹者為壑。」至於二詞在文獻中的用例,「突出」可見於《新唐書.后妃列傳上.則天武皇后》:「新豐有山因震突出,太后以為美祥,赦其縣,更名慶山。」「凸出」可見於唐代玄奘譯的《大乘成業論》:「見中凸出,便起高覺,見中坳凹,便起下覺。」
「突出」、「凸出」中的「突」、「凸」均為高出四周的意思,皆貼合詞義,惟「突出」現今使用較為普遍,且表由高出引申出傑出義時用「突出」不用「凸出」,故以「突出」為推薦詞形。相關的詞語如「突起/凸起」、「突顯/凸顯」亦然,分別以「突起」、「突顯」為推薦詞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