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訂者】賴金旺
【說明】
「裝作」、「裝做」皆有假裝成的意思,音讀為ㄓㄨㄤ ㄗㄨㄛˋ。二者具有相同的音義及用法,僅用字不同,互為異形詞。
由詞義分析,「裝作」、「裝做」中的「作」、「做」有成、為的意思。探究二字之字義源流:「作」見於漢代的《說文解字》,本釋為興起、振作的意思,後有成、為的意思,如清代的《聊齋志異》:「昔日羅裳化作塵,空將業果恨前身。」「做」未見於《說文解字》,金代的《四聲篇海》見此字,是「作」的後起俗字,有做事、從事、充當、擔任的意思,後又有成、為的意思,如明代的《二刻拍案驚奇》:「幸喜已認做是真,留在此居住,早晚必然生出機會來。」至於二詞在文獻中的用例,「裝作」可見於明代的《初刻拍案驚奇》:「原來燕王裝作了軍官,同護衛數人出來微行的。」「裝做」可見於明代的《水滸傳》:「雖然帶著五七分酒,卻裝做十分醉的,前顛後偃,東倒西歪。」
「裝作」、「裝做」中的「作」、「做」均有成、為的意思,皆貼合詞義,惟「裝作」現今使用較為普遍,故以「裝作」為推薦詞形。相關的詞語如「當作/當做」亦然,以「當作」為推薦詞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