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訂者】林文慶
【說明】
「摩擦」、「磨擦」皆有兩物接觸並來回擦動的意思,也比喻爭執或衝突,音讀為ㄇㄛˊ ㄘㄚ。二者具有相同的音義及用法,僅用字不同,互為異形詞。
由詞義分析,「摩擦」、「磨擦」中的「摩」、「磨」為二物來回擦動義。探究二字之字義源流:「摩」見於漢代的《說文解字》,本義為研磨,即二物來回擦動,如《新唐書.隱逸傳.序》:「然放利之徒,假隱自名,以詭祿仕,肩相摩於道。」「磨」亦見於《說文解字》,音讀為ㄇㄛˋ,字形本從「石」、「靡」,左右結構,今省作「磨」,為石製的研磨器具,後來又引申出用作動詞的研磨,即二物來回擦動義,音讀為ㄇㄛˊ,如《詩經》:「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意謂白圭上的斑點是可以磨掉的。
「摩擦」、「磨擦」中的「摩」、「磨」都有二物來回擦動的意思,皆貼合詞義,惟「摩擦」現今使用較為普遍,故以「摩擦」為推薦詞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