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訂者】賴金旺
【說明】
「推託」、「推托」皆為藉故推辭、規避或拒絕的意思,音讀為ㄊㄨㄟ ㄊㄨㄛ。二者具有相同的音義及用法,僅用字不同,互為異形詞。
由詞義分析,「推託」、「推托」中的「託」、「托」為藉故、以某事物為由的意思。探究二字之字義源流:「託」見於漢代的《說文解字》,本義為寄託,引申有藉故、以某事物為由的意思,如《後漢書.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紀》:「康以太后久臨朝政,心懷畏懼,託病不朝,太后使內人問之。」「托」未見於《說文解字》,宋代重修的《玉篇》見此字,釋為「推也」,義為以手推物,後亦有藉故、以某事物為由的意思,如明代的《警世通言》:「凡質物值錢者,纔足了年數,就假托變賣過了,不准贖取。如此刻剝貧戶,以致肥饒。」至於二詞在文獻中的用例,「推託」可見於唐代杜佑的《通典》:「或更相推託,謬說事宜,兼復漏洩者,並斬之。」「推托」可見於宋代的《朱子語類》:「人一向推托道氣稟不好,不向前,又不得。」
「推託」、「推托」中的「託」、「托」為藉故、以某事物為由的意思,皆貼合詞義,惟「推託」見於較早的文獻,且現今使用較為普遍,故以「推託」為推薦詞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