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訂者】陳姞淨
【說明】
「宏圖」、「鴻圖」原多用於指帝王的偉大基業,現今亦用於指偉大的計畫、理想,音讀為ㄏㄨㄥˊ ㄊㄨˊ。二者具有相同的音義及用法,僅用字不同,互為異形詞。
由詞義分析,「宏圖」、「鴻圖」中的「宏」、「鴻」為遠大義。探究二字之字義源流:「宏」見於漢代的《說文解字》,義為房屋深廣,引申有深遠、遠大的意思,如《三國志.魏書.王衛二劉傅傳.傅嘏》:「蓋聞帝制宏深,聖道奧遠。」「鴻」亦見於《說文解字》,本義指體型較雁為大的水鳥,後引申有大義,如《周書.宣帝紀》:「朕以寡薄,祇承鴻緒。」至於二詞於文獻中的用例,「宏圖」可見於漢代張衡的〈南都賦〉:「非純德之宏圖,孰能揆而處旃?」「鴻圖」可見於《晉書.列傳.王敦》:「賴嗣君英略,晉祚靈長,諸侯釋位,股肱勠力,用能運茲廟算,殄彼凶徒,克固鴻圖,載清天步者矣。」
「宏圖」、「鴻圖」中的「宏」、「鴻」均為「大」義,皆貼合詞義,惟「宏圖」見於較早的文獻,故以「宏圖」為推薦詞形。然因「鴻」本為鳥名,可與航空業「飛行」概念相連結,故在此類行業多用「鴻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