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訂者】劉雅芬
【說明】
「分布」、「分佈」都有分開散布的意思,音讀為ㄈㄣ ㄅㄨˋ。二者具有相同的音義及用法,僅用字不同,互為異形詞。
由詞義分析,「分布」、「分佈」中的「布」、「佈」為散布的意思。探究二字之字義源流:「布」字見於漢代的《說文解字》,本義指麻、棉等織品,宋代的《集韻》釋此字則另見「散」義,如《史記.匈奴列傳》中有「見畜布野而無人牧者」句,意謂見到牲畜散布在田野而無人放牧,其中「布」亦為散布義,概可推測「布」或自漢代已見作散布義的用法。「佈」未見於《說文解字》,宋代的《廣韻》收此字,釋為遍布,即含有散布的概念,如清代的《孽海花》:「自從第一步踏上了社會的戰線,祇覺得面前跌腳絆手的佈滿了敵軍,第二步再也跨不出。」至於二詞在文獻中的用例,「分布」可見於《後漢書.杜欒劉李劉謝列傳.劉陶》:「西寇浸前,去營咫尺,胡騎分布,已至諸陵。」「分佈」可見於明代的《三國演義》:「即令三千軍各執火箭,分佈四面。」
「分布」、「分佈」中的「布」、「佈」均可表散布義,皆貼合詞義,惟「分布」不僅見於較早的文獻,現今使用亦較為普遍,又為〈法律統一用字表〉的規範用字,故以「分布」為推薦詞形。相關的詞語如「布滿/佈滿」、「布施/佈施」、「遍布/遍佈」、「滿布/滿佈」、「密布/密佈」、「流布/流佈」、「廣布/廣佈」、「傳布/傳佈」、「散布/散佈」亦然,分別以「布滿」、「布施」、「遍布」、「滿布」、「密布」、「流布」、「廣布」、「傳布」、「散布」為推薦詞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