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李添富教授所教授為準則。
壹、前言
一、音長:能延長,舒聲(即平聲);不能延長,促聲(即入聲)
二、說明:漢字(現代漢語國際音標/臺羅拼音)
三、如何確定某字為入聲字(個人依其整理):
(一)塞隨韻母:p、t、k。
(二)鼻音:m、n、ŋ。
(三)臺語入聲字母:–p、–t、–k、–h
※要為文言讀音。
※簡言之:於臺語中任一音其標出來若為:–p/–t/–k/–h任一者即屬之。
貳、規範條例
一、凡[p]、[t]、[k]、[tɕ]、[tʂ]、[ts]之陽平,除鼻、值為入聲。
如:別([pie˧˥]/pia̍t)、拔([pa˧˥]/pua̍)、伯([puo˧˥]/pik)、白([pai˧˥]或[puo˧˥]/pik)。
【例外:鼻、值】
二、凡[t]、[t‘]、[l]、[ts]、[ts‘]、[s]+[ɤ],為入聲。
如:得([tɤ˧˥]/tit)、德([tɤ˧˥]/tit)、特([t‘ɤ˥˩]/tik)、色([sɤ˥˩]/sik)、
樂([lɤ˥˩]/lo̍k)、垃([lɤ˥˩]/lah)、責([ts‘ɤ˧˥]/taik)、擇([ts‘ɤ˧˥]/ti̍k)。
【例外:呢、眲、若(般若)、惹】
三、凡[k‘]、[tʂ]、[tʂ‘]、[ʂ]、[ʐ]+[uo],為入聲。
如:闊([k‘uo˥˩]/khuah)、琢([tʂuo˧˥]/tok)、戳([tʂ‘uo˥]/thok)、若([ʐuo˥˩]/jio̍k/lio̍k)
【例外:咼偏旁、果偏旁、火、和(和麵)、貨】
四、凡[p]、[p‘]、[m]、[t]、[t‘]、[n]、[l]+[ie],為入聲。
如:憋([pie˥]/liap)、撇([p‘ie˧˩˥ ]/phiat)、捏([nie˥]/lia̍p)、
跌([tie˧˥]/tia̍t)、貼([t‘ie˥]/thiap)、孽([nie˥˩]/gia̍t)。
【例外:爹、咩】
五、凡[t]、[k]、[x]、[ts]、[s]+[ei],為入聲。
如:給([kei˧˩˥ ]/kip)、黑([xei˥ ]/hik)、賊([tsei˧˥]/tsik)。
六、凡[f]+[a]/[o],為入聲。
如:發([fa˥]/huat)、法([fa˧˩˥]/huat)、佛([fuo˧˥]/hu̍t)。
七、凡[ye],除:嗟、瘸、靴,其餘為入聲。
如:月([ye˥˩]/gua̍t)、岳([ye˥˩]/ga̍k)、掠([lye˥˩]/lio̍k)、虐([nye˥˩]/gio̍k)、
覺([tɕye˧˥ ]/kak)、雀([tɕ‘ye˥˩]/tshiok)、薛([ɕye˥]/sik)。
八、凡[ɕi˧˥],除:榽、驨,其餘為入聲。
如:習([ɕi˧˥]/sip)、昔([ɕi˧˥]/sik)、席([ɕi˧˥]/sik)、熄([ɕi˧˥]/sit)、
息([ɕi˧˥]/sik)、錫([ɕi˧˥]/sik)、惜([ɕi˧˥]/sik)、媳([ɕi˧˥]/sik)。
九、字有文(讀書音)、白(口語音)二讀,文言讀開尾韻,白話讀[i]、[u]韻尾,皆為入聲字。
※()內若有粗體,表現今仍使用,且為審定出來之音。
※先標記文言音,後標記白話音
(一)文:[ɤ]→白:[ai]
如:澤([tsɤ˧˥]/[tsai˧˥])、色([sɤ˥˩]/[sai˧˩˥])、宅([tʂɤ˧˥]/[tʂai˧˥])、冊([tʂ‘ɤ˥˩]/[tʂ‘ai˧˩˥])、
摘([tʂɤ˥]/[tʂai˥])、翟([tʂɤ˧˥]/[tʂai˧˥])、窄([tʂɤ˧˥]/[tʂai˧˩˥])、塞([sɤ˥˩]/[sai˥])。
※雖然「翟」依據教育部所收錄之,已無[tʂɤ˧˥]音,但還是於人名等字時會使用[tʂɤ˧˥]音,故特此有標粗體。
(二)文:[o]→白:[ai]
如:白([puo˧˥]/[pai˧˥])、柏([puo˧˥]/[pai˧˩˥])、伯([puo˧˥]/[pai˧˥])、
麥([muo˥˩]/[mai˥˩])、脈([muo˥˩]/[mai˥˩])。
※「栢」為「柏」之異體字,故([puo˧˥]/[pai˧˩˥])。
(三)文:[o]→白:[ei]
如:北([puo˧˥]/[pei˧˩˥])、沒([muo˥˩]/[mei˧˥])。
(四)文:[o]→白:[au]
如:薄([puo˧˥]/[pau˧˥])、剝([puo˥]/[pau˥])、摸([muo˥]/[mau˥])。
※「薄」據民88《一字多音審訂表》無[pau˧˥]音。
(五)文:[uo]→白:[au]
如:鑿([tsuo˧˥]/[tsau˧˥])、烙([luo˥˩]/[lau˥˩])、落([luo˥˩]/[lau˥˩])、
著([tʂuo˧˥]/[tʂau˧˥])、杓([ʂuo˧˥]/[ʂau˧˥])、酪([luo˥˩]/[lau˥˩])。
※「烙」據民88《一字多音審訂表》,讀[luo˥˩],如:炮烙(僅收該詞)。
※「烙」據民88《一字多音審訂表》,讀[lau˥˩],如:烙餅、烙印。
※「酪」據民88《一字多音審訂表》僅[luo˥˩]音。
(六)文:[u]→白:[ou]
如:熟([ʂu˧˥]/[ʂou˧˥])、妯([tʂu˧˥]/[tʂou˧˥])、軸([tʂu˧˥]/[tʂou˧˥])、
舳([tʂu˧˥]/[tʂou˧˥])、露([lu˥˩]/[lou˥˩])、粥([tʂu˥˩]/[tʂou˥])。
※現今若「熟」讀[ʂu˧˥],皆改以「孰」代。
※「粥」據民88《一字多音審訂表》,讀[tʂu˥˩],如:粥粥。
※「粥」據民88《一字多音審訂表》,讀[tʂou˥],如:粥湯、小米粥。
※「粥粥」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1)柔弱、謙卑。
(2)敬畏貌。
(3)擬聲詞。形容雞相呼應的聲音。
(七)文:[u]→白:[iou]
如:六([lu˥˩]/[liou˥˩])、陸([lu˥˩]/[liou˥˩])、衂([nu˥˩]/[niou˥˩])。
(八)文:[ye]→白:[iau]
如:削([ɕye˥˩]/[ɕiau˥])、藥([ye˥˩]/[iau˥˩])、樂([ye˥˩]/[iau˥˩])、躍([ye˥˩]/[iau˥˩])、學([ɕye˧˥]/[ɕiau˧˥])、
覺([tɕye˧˥]/[tɕiau˥˩])、角([tɕye˧˥]/[tɕiau˧˩˥])、鑰([ye˥˩]/[iau˥˩])、嚼([tɕye˧˥]/[tɕiau˧˥])。
※「削」據民88《一字多音審訂表》,讀[ɕye˥˩],如:削壁、削足適履、瘦削。
※「削」據民88《一字多音審訂表》,讀[ɕiau˥],如:刀削麵、削鉛筆。
(「削」,語音單用時,採[ɕiau˥]。)
十、再辨入聲字
(一)凡[n]、[ŋ]陽聲韻韻尾,除廿,其餘不為入聲字。
(二)凡[m]、[n]、[l]、[ʐ],除、摸、勒、捋、捏,其餘皆不為入聲字。
(三)凡[ts]、[ts‘]、[s]+空韻,不為入聲字。
(四)凡[ï] ([ɚ])出現,不為入聲字。
(五)凡讀[uei]、[uai],除率,其餘不為入聲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