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李添富教授所教授為準則。
壹、陰陽出現
一、戴震提出:
(一)「氣之陽,物之雄,衣之表」(有入者);
(二)「氣之陰,物之雌,衣之裡」(無入者)。
二、其學生孔廣森:
(一)平、上、去、入完整:陽聲。
(二)僅平、上、去:陰聲。
貳、陰陽聲韻
一、陰聲韻:元音為韻尾。
二、陽聲韻:鼻音為韻尾。
三、開尾韻:無韻尾。
※又因其最後因為主要元音,故常視同(一)。
參、陰陽對轉
‧某兩個漢藏語系中之語系,其某一音至另一語系時會變成它聲。
如:
一、等一下v.s.待會兒
(等,為[t],作[təŋ˧˩˥ ];待,為[t],作[tai˥])
二、能v.s.耐
(能,為[n],作[nəŋ˧˥];耐,為[n],作[nai˥˩])
肆、音讀釋義(教授認為之)
一、正確音讀:依發音聲理過程、音響物理特性去讀之。
二、標準音讀:約定俗成,久成慣/積非成是(要改)。
伍、音程
‧一個音素從開始發音至結束/一個音素之結束,至第三個音素之始,即第二個因素之音程。
※入聲:古人稱「(變)轉(樞)紐」。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