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竹編藝術
臺灣的竹編藝術
竹子的生長速度,快則六至七年完成一個循環,又因為對生長環境較不苛求因此是一種隨手可得的材料。從新生的竹筍到成熟的竹桿甚至是竹葉、籜片等都可以使用的素材,於是先人便依此特性大量使用竹材,甚至是把竹子剖成片或竹絲,慢慢演化出竹編工藝。
臺灣的竹工藝在明末清初的移民初期即出現,當時的產品以儉樸的日常用品為主,僅供生活所需,直至康熙弛盡清初以來的海禁政策,臺灣始有精緻的竹製品傳入。
竹對早期居家生活有相當重要的意義,食、衣、住、行樣樣都與竹免不了關係,新生的竹乃供食用的竹筍;而竹纖維編織的衣物為消暑聖品;織竹門稱為扉;農夫挑的扁擔也是剖半的竹......其樣式更多半沿襲華南系統,尤以閩、粵兩地更為顯著。
竹工藝的發展在日據時期有了新的影響與變化,不再侷限於日常用品,更推廣至外銷階段,此一時刻奠基了往後臺灣竹工藝的發展,同時日本也邀請本地藝師覆日交流,技藝之巧妙更是驚豔日人,更於關廟、竹山設立竹編研習所,奠定了兩地竹藝發展重要的地位,受業學生眾多其學員不乏當今出色藝師。
光復後,國際市場對於東方的好奇更是讓傳統的竹藝更上層樓,應接不暇的訂單讓從業者激增,尤其關廟鄉人口更高達七成從事竹產業,附近的鄉鎮也陸續做起了代工,一輛輛載滿竹藝品的卡車從關廟駛出,竹產業的輝煌不可同日而語。
直至民國四十年代,工業漸漸進入臺灣改變了原本的生活型態,以往以竹製品為大宗的器物漸讓塑膠品給取代,面對這樣的衝擊,當時的藝師多半放棄這項常息以來賴以維生的產業,僅有少許的藝師憑著對竹的熱愛慢慢轉型,摸索新的出路,但由於以往分工的基礎太根深柢固,有能力創新的藝師實在稀少,竹工藝至此開始慢慢走向沒落一路。
時至今日,在關廟、龍崎一帶仍有一些老師傅遺留著這些技法,並且多以日常用品、農具為多,這些器物早已不能因應現在的社會,既有的器物缺乏創新,也沒新穎的包裝,因此一直無法吸引現代人的注目,再者,目前的藝師多半不願把功夫傳給外人,獨自把持著這門功夫,更是讓竹藝的發展遲滯不前也讓傳承的困境雪上加霜。
自古竹子便有高風亮節君子之喻,蘇軾更以「無竹令人俗」道出竹子對生活品質的重要性,雖然長期的社會、經濟發展,使得早期與大家生活息息相關的竹器工業漸漸消頹,然而,過多的工業化卻也產生許多環保問題,這時,我們不禁深思,是否就要讓竹工藝如此隨著時代發展消逝殆盡?竹工藝為何能在早期社會中但眼如此不可或缺的角色?生長快速的竹,不僅能食用、編織作為生活器物、營造環境等功能,也能夠兼顧水土保持,這樣的特性已漸漸受到重視,更遑論與竹淵源深厚的華人世界,因此我們更應以此為傲,延續此項傳統與其蘊涵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