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巡禮

東岳部落

以省道台9縣與蘇澳鎮東澳里區隔,是南澳鄉最北邊的行政村,又可分為「下東澳」 和「上東澳」。最初是1913年Tpihan(塔壁罕)族人自南澳山區下山遷入下東澳,同年12月Kkut(哥各茲)11戶59人隨之移居東澳北溪北岸,稱為上東澳社,與下東澳相望。早年因為東澳山區盛產Iyo(金蓮),因此也被族人稱作Iyo。


東岳村鄰近東澳灣,早年與住在臨海灣的住民以物易物獲得飛魚,而後又研發出以鐵桶烘烤飛魚的技術,延長飛魚保存期限,成為當地族人餽贈親朋好友的珍品,因此其他部落也會以Dobiyo(飛魚)稱呼東岳。如今,泰雅族的東岳部落雖不以捕魚為業,在地生活風貌卻因飛魚增添特別的海洋風味。東澳南、北溪的環境地質及氣候使然,故夏季水流豐沛,其第是村民賴以維生種植農產品、培育林木、業、放山雞等產業的重要區域養殖漁。                                     

部落周邊除了東澳灣、粉鳥林漁港等景點,1992年台鐵北迴線開始進行雙軌化、電氣等工程,開灣東澳隧道拾決斷泉脈,遂將泉水引入東澳溪,至此終年水流不斷,且水溫常年保持在14-16度,意外成為東岳的特色景點。也讓上游礦業破壞水土保持而乾涸的東澳溪,因湧泉穩定的水源充新恢復生態。

南澳部落

建設於1932年,是日治時代由日警南澳分室主任壹岐武二,及金洋駐在所警部補渡邊數衛計畫、策動,勸誘Kbabow(庫巴博)、Klumwan(克魯模安)、Gongo(ゴン ゴ,公果社,由B’bu Keykey及Kngyan族人移居組成)三社族人,一同舉社遷入金南澳村。當時為了確保移住計畫的順利,南澳駐在所還召集約90位警員協助興建家屋、指導族人開墾。南澳村位於南澳北溪的北岸,以省道台9縣與蘇澳鎮朝陽里、南強里相隔,是目前南澳鄉七個村落中人口最多的一村,也是南澳鄉政治經濟中心。


除了南澳泰雅文化館、南澳生態教育館、南澳天主堂等重要地標

建於1936年的南澳神社(亦稱南澳祠),也可說是見證南澳村歷史的遺址。南澳神社是規模較小的神社,僅設有參拜道、正殿、拜殿等,但二次大戰結束後,台灣大部分的神社都迅速遭到摧毀,南澳神社也不例外,目前僅存正殿平台的遺跡,除了砌石駁坎之外,再也看不出80多年前神社莊嚴的樣貌。

碧侯部落

日治時代稱為「柑仔頭社」,最初是由Buta(武塔)社族人於1915年移住南澳北溪鹿皮下方平原,期間歷經瘧疾、食物中毒等天災人禍,1972年才輾轉遷居至源頭山西南山麓。1938年,由南澳分室主任岸邊組成「奧番移住搜索隊」,派出12名「決死の士」入山與Klesan第一大社Pyahaw(比亞毫)談判移住事宜,並成功說服當時的部落領袖Wilang Taiya後,Pyahaw(比亞毫)舉社遷居柑仔頭,為Klesan各部落於日治時代最後一次集團移住。


日人為了說服Pyahaw(比亞毫)   族人下山,動員86名警員於柑仔頭協助建立家屋、修築水圳、開墾田地以及建立護岸等工作,以便移居平地的族人改士水稻耕作,更在三年內投入5萬6千日圓用於該社的公共建設,營造成「模範番社」。由於Pyahaw(比亞毫)遷社是全村一致的行動,根據中央研究院民族究所出版的《南澳的泰雅人》調查指出,候村也是南澳各村中,部落原有社群組織保存最完整的部落。

金岳部落

日治時代稱為「鹿皮社」,與當時的柑仔頭社依樣,原先是Buta(武塔)族人移住鹿皮溪上游左岸定居組成,1925年因暴雨造成土石流,鹿皮社才遷至金岳村現址。1956年Ryohen(流興)社因嚴重風災導致道路爭段,加上政府的勸導,經村民大會通過後於1958年全村遷

至鹿皮,而後才改名為金岳村。


近年來金岳在社區發展協會與村辦公室的積極推動下,一方面致力部落的社區營造、發展生態旅遊,同時展開舊部落的尋根計畫,在耆老的帶領下,重新回到Ryohen(流興)舊址,繪製舊部落地圖、指認各家族的家屋遺址,並透過實地調查與測量,繪製出舊部落家屋的3D模擬圖,朝向傳統家屋重建的目標邁進。部落中,除了溯溪活動著稱的鹿皮溪與金岳瀑布,位於金岳瀑布旁的鹿皮山,過去是部族人耕作以及取用香菇段木的重要道路,沿途種滿楓香,因此又稱作L’rax gayung。步道上除了有豐富的生態,更有過去族人為了生計辛苦往來所留下的記憶,社區發展協會遂與林管處合作,以手作步道的方式修復楓香步道,成為部落生態解說的動線。

武塔部落

是Buta(武塔)部落於1954年由當時的村長帶領下,舉村遷移至現址,因此沿用舊部落的名字。之後又有部份居住於栴壇駐在所南方的Sendan(栴壇)社族人,以及1962年才從南澳山區遷出的Hahaparis(哈卡巴里斯)族人住進,成為現代的武塔村。武塔與金洋村以南澳南溪為界緊鄰,因為有北迴鐵路集蘇花公路通過,因此1938年失足殉難的Sayun(莎韻)雖為Ryohen(流興)族人,莎韻紀念公園、紀念碑等並未設在金岳村,而是選在鄰近事件發生地點、交通相對便利的武塔村。

此外,武塔也是南澳各村中,推動傳統文化保存與傳承不遺餘力的部落之一 

除了部落內設置有大南澳母語教學館及泰雅族南湖大山原住民族教育中心,一度因學生人數不足而面臨裁併的武塔國小,也於2018年轉型為「民族實驗學校」,對部落有積極復興、發揚泰雅文化的重要意義。

金洋部落

金洋社區位於南澳鄉金洋村,金洋為全鄉幅員最廣的一村,過去南澳南溪、和平北溪上游山區的舊部落,幾乎都為再本村範圍,而Kinus(奎諾斯)及Tpihan(塔壁罕)陸續從山區遷出的過程中,也分別在本村境內短暫形成在Sendan(栴壇)與U’is(南溪)等社。目前族人集中居住的聚落主要形成於1957年,因洪水沖毀Sendan(栴壇)設,已定居在Sendan(栴壇)30多年的Kinus(奎諾斯)人再度遷移,搬到今金洋村的博愛路一帶,接著Kngyan(金洋)於1964年全村遷至金洋村現址,部落因而得名。

由於過去部落交通不便,在宜57號鄉 道開闢前,從蘇花公路要搭鐵牛車經過武塔村後,轉入南澳南溪的河床便道,車程將近兩個小時,且部落族人仍以農耕為主要產業,因此部落仍維持著高度的自然生態,被譽為世外桃源。此外,南澳古道及南澳闊葉樹木自然保留區(神祕湖)都在金洋村的範圍內,部落周邊的碧旦溪、無名溪及南澳南溪也都是溯溪活動的熱門場域,可說是南澳鄉發展生態旅遊產業中資源條件最好的部落之一。               

澳花部落

日治時代澳花村稱為「大濁水溪社」,是南澳鄉最南端的村落,北倚飯包山和南澳平原相隔,南則緊鄰和平溪(舊稱大濁水溪)與花蓮縣為界。最早移入今澳花村的,是原本居住在和平北溪中上游的Muyaw(莫瑤),在1922年時接受日人的勸誘,舉設遷入大濁水溪出海口旁的Rgayung(澳花),為今日的下

澳花;接著1924年,Toda(道澤群)的 B’bu keykey(巴博凱凱)族人也隨之遷入下澳花,與Muyaw(莫瑤)人同住。第二批來到澳花的則是Kbabow(庫巴博)及Kiumwan(克魯模安)兩社。1930年兩社人口逐漸增多,加上日人推動水稻耕作,兩社部分族人共同下山移住在現在的上澳花。

澳花村最具知名度的便是和平溪支流上的澳花瀑布。澳花瀑布位於楓溪(又稱澳花溪)中游,瀑布三面皆為高聳峭壁,並在下方形成5公尺 深的深潭,瀑布傾斜角度與地層相反,屬於逆斜型的瀑布。楓溪的源頭便是神祕湖,毫無人為汙染的情況下,仍保存著相當原始而豐富的生態。 

朝陽里社區

雖然位於大南澳平原,在日治初期屬於大南澳蕃界,至昭和20年(1945),基於漢蕃隔離政策而將大南澳平原東部(今南強里、朝陽里)納入蘇澳街,因此在行政區劃分上屬於蘇澳鎮。朝陽日治時期稱為浪速,乃因浪速丸在此登陸以船名為地名作為紀念,又因浪速的日語發音似台語的「娜娘仔」,當地人亦俗稱為「娜娘仔」,光復後因浪速地名太過日本化,乃更名為朝陽。

東澳里社區

位於蘇澳鎮東南,居民以閩南人居多,少部分原住民族與客家人,居民總戶數約141戶、391人,居民以農、漁業及部分經營商店為主轄區範圍以蘇花公路以東至海、南以烏石鼻海岬與朝陽里為界、北與永春里為鄰,面積約2.3平方公里。

因社區緊鄰東澳灣,東澳灣獨木舟遊憩業者的活動曾引發社區居民不滿,加上獨木舟與漁船航道可能產生衝突,而後由縣政府介入協調並訂定東澳灣水域遊憩管理辦法。此外,東澳社區發展協會今年(2020年)提出勞動部多元方案計畫,著重於耆老訪談及文史整理等相關工作,展開社區資源的初步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