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lactw@gmail.com
國立高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亞太語言文化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for Asia Pacific Languages and Cultures (APLAC))(以下簡稱中心)為院級研究中心,依照「國立高雄大學研究中心設置辦法」設立,正式成立於(2019)民國108年8月1日。現任中心主任爲西洋語文學系奧利華副教授。
成立目的:
促進亞太地區之語言、文化、社會、歷史及生活環境之研究和記錄,並且與研究相關主題的國際研究單位進行交流。本中心擴增學術訪問機會,促進國際學者互訪及合作、田野研究、出版、提供文化及語言課程、營隊或各界委辦之相關項目,以達學術知識的提升、深化跨文化理解,並在亞太區域間實踐和諧的合作方向。
中心定位:
1. 接受科技部(現國科會)、教育部及中研院等委託進行之相關研究案。
2. 舉辦亞太語言及文化研究相關議題之研討會或座談會。
3. 聯繫國內外相關議題之研究中心進行合作事宜。
4. 其他相關議題之實務參訪、營隊或教學活動。
5. 促進亞太地區有形文化遺產的保存。
6. 其他相關之國內外各界合作或委辦業務。
本研究中心近年發展的五項重點為:
1. 亞太地區研究人員及學者社群建立聯繫。
2. 培養及支持語言和文化研究領域青年學者。
3. 彙編亞太地區文化遺產的數位資料庫。
4. 於目標地區進行實地考察。
5. 出版及開展有關亞太地區語言和文化的研究。
臺灣及亞太地區的語言與文化有一脈相通之處。在歷史的進路中,透過貿易、宗教、移民和殖民歷史網絡,相互聯繫或競合。使得每種語言或文化都為其他語言和文化提供了特定的視角,反映在對文化和語言規範的同化、修改、衍生、當地化,或其他形式的使用與實踐。本中心將透過田野調查、訪問外國學者、記錄亞太地區的文化遺產等方式,中心以台灣為重點,建立與其他研究機構的交流串聯,以豐富對亞太地區文化及語言的理解。
研究記錄亞太墓地研討會DRGPA 2021
2020年1-2月 受邀參加斯里蘭卡佛教參訪團
韌性理論再思考:文化觀點的氣候變遷/文化景觀Rethinking Resilience: 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Climate Change and Cultural Landscape
DRGPA 2021 研討會
DRGPA 2019 研討會
20-23.7.2020 大手攜小手暑期國際營隊 Keep Connected To The World Through NUK Summer Camp 2020
18.1 - 5.2.2020 受印度社會工作組織 Foundation of His Sacred Majesty (FHSM) 及佛教團體 Tamil Buddhist Society (淡米爾佛教協會)總幹事Gautham Prabhu 先生邀請,奧利華主任、杜文蔚同學、詹雅晴出席在欽奈市(Chennai)文化論壇「Symposium on Cultural Heritage in Tamil Nadu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Museum and Eco-Temple」,並至Mahaballipuram等宗教文化遺址研習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E-mail: aplactw@gmail.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PLACTaiwan
Instagram: @aplac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