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性的脆弱與堅強有相當的體驗,擅長挖掘人的內在資源,挹注能量。
專長於伴侶治療、原生家庭創傷、情緒困擾、生涯瓶頸等議題,重視身心靈整合,陪伴海內外華語圈在生命暗礁擱淺的人及關係困頓衝突的伴侶度過難關。
對人性的脆弱與堅強有相當的體驗,擅長挖掘人的內在資源,挹注能量。
專長於伴侶治療、原生家庭創傷、情緒困擾、生涯瓶頸等議題,重視身心靈整合,陪伴海內外華語圈在生命暗礁擱淺的人及關係困頓衝突的伴侶度過難關。
公司內部對阿季的派令有一些傳言,有人說她是功高震主被惡整,有人說是高層相信老人耐磨有手腕,畢竟公司在東南亞設廠期間,遇過幾次在地員工罷工,當時的主管罩不住,最後是依靠阿季在內的一批資深主管緊急救火成功。
對於傳聞阿季自有衡量,如果再早幾年,她一定是毫不猶豫的馬上點頭。她在這家公司結婚、當媽媽、離婚,與公司同步成長,公司的年報就是她的日記。前夫離婚時說,「妳是嫁給工作,不是嫁給我。」她很難否認。
公司給的薪資夠她獨力將兒子送出國讀書,但兒子的感受是他妨礙了媽媽工作所以被送出國,錯過建立親密關係的時期,母子倆人維持著淡淡疏離的親子關係。
年初,阿季參加前主管的告別式,退休不到2年的主管就這樣告別人間。「如果自己離開了,留下來的是什麼?」不時出現的肩頸痠痛、自律神經失調、睡眠變差,這些症狀都不請自來,即使自己想要如以前一樣戰鬥,偶而閃過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觸,實在駭人。
私人企業是「不進則退」的競爭環境,到中高齡,這時的「退」往往是直接「被退場」。這次的派令,既是給老將的舞台,也是職場殘餘價值的利用。
阿季有點慌,她的成就感建立來自於工作,上了許多主管成長課程,她意識到自己一直在逃避回答「拿掉工作之後,我是誰?」其實,這也是許多身在職場中年人共同的處境。
當一個問題存在卻不願意面對,自然而然就容易變成焦慮。表面上困擾的是要不要選擇接受外派,但阿季意識到,這是攸關人生下半場怎麼過的大提問。
從職位上退役下來,但生活仍然要過,沒有現有的工作之後,日子可以更輕鬆精彩,也可以是無聊萬分,端看自己怎麼設計。
退休規劃是職涯「以終為始」的思考,阿季從退休角度發想,外派這件事就當成畢業作,多了點活動趣味。而且想到終須一別,再討厭的事情,好像也沒那麼不好受。從經濟層面看,這一段時間可增加退休的預備金,並預備新生活。
在職時思考退休規劃,有一個潛在功能是鬆動僵化的思維。思考的過程,阿季也摸索出不用一翻兩瞪眼的「辭職」或「留下」,而是試著提出「半半方案」,與公司談駐點時間減半,另外一半時間她以顧問的方式協助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