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ifest V3 对 AdGuard 而言是一大利好,因为其盈利模式不依赖浏览器扩展,而是客户端许可。尽管浏览器扩展能满足约 80% 的拦截需求,但随着 Google 和 YouTube 等巨头对扩展功能的限制日益加剧,广告拦截的战场正在发生变化。虽然 Manifest V3 并非专为限制广告拦截设计,但 Chromium 主线的推动足以促使行业转向更高级的内容拦截技术。
AdGuard 是一家商业化运作的软件公司,总部现位于塞浦路斯,其免费产品如浏览器扩展、AdGuard Home 和 Android 内容拦截器均为开源。主要盈利来源包括 AdGuard 客户端、私有 DNS 和 VPN 服务。这些产品以内容拦截为核心,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 чистый 的网络体验。
互联网广告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诞生以来,与广告拦截技术展开了持久对决。然而,广告形式日益多样化,而传统拦截工具仍以浏览器扩展为主,这种滞后局面亟待突破。单纯在浏览器内拦截广告,犹如在对手设定的规则中寻求“公平对抗”,难以占据主动。真正的目标应是超越浏览器限制,实现更全面的内容拦截。
以下从个人使用经验出发,分析 AdGuard 主要产品在内容拦截领域的优势与局限性,探讨其在市场中的独特定位。
AdGuard 的内容拦截功能分为两大类:浏览器扩展和客户端应用,二者在过滤规则兼容性上各有千秋。
“CoreLibs Apps” 是基于闭源库 CoreLibs 开发的 AdGuard 客户端,覆盖 Windows、MacOS 和 Android 平台,为付费产品。
若仅使用基础过滤规则,两者差异不大,仅受限于浏览器内核或程序权限。但当拦截需求超出浏览器范围时,区别逐渐显现。以下是部分高级修饰符的适用场景:
$hls:移除 HLS 播放列表中的特定片段。
$jsonprune:过滤 JSON 响应中的指定内容。
$network:屏蔽特定 IP 连接。
$referrerpolicy:修改页面 referrer 策略。
$replace:通过正则表达式替换响应内容。
这些功能需深入传输层实现,而浏览器扩展无法胜任。因此,若需更强的内容拦截能力,AdGuard 客户端是更优选择。
AdGuard 浏览器扩展:入门级拦截工具
AdGuard 浏览器扩展免费开源,旨在吸引用户体验并引导购买付费产品。与 uBlock Origin 等竞品相比,其拦截能力并无明显优势,尤其在浏览器内核限制下表现平平。然而,Manifest V3 的推行可能重塑这一格局,推动扩展向更高效的内容拦截技术演进。
局限性:扩展适配主流浏览器,但受内核限制,仅 Chrome、Chromium 类及 Firefox 能充分发挥功能。Safari 因 WebKit 限制,过滤能力受限,AdGuard 特为其推出独立版本。
AdGuard 客户端:传输层拦截的先锋
AdGuard 客户端是独立应用,超越浏览器限制,类似专用防火墙。启用 HTTPS 过滤后,通过 MiTM(中间人)技术解密流量,实现传输层级的内容拦截,包括重写和替换功能。
配置 HTTPS 过滤后,用户需信任 AdGuard 的 SSL 证书,其过滤能力大幅提升。此外,客户端还提供 DNS 代理功能,增强灵活性。配套的浏览器助手可实时调整过滤规则,提升用户体验。
闭源设计:客户端基于闭源 CoreLibs 开发,仅适配 Windows、MacOS 和 Android。iOS 版本则定位为 Safari 专用拦截工具,非全功能产品。
规则驱动:客户端依赖过滤规则运行,默认集成 AdGuard 维护的规则订阅,适合普通用户。对于高级用户,可自定义 DNS 和内容过滤规则,其中 DNS 规则专注于域名拦截,内容规则则处理 HTTP/HTTPS 请求,二者语法相似但修饰符各异。
过滤行为:在 Windows 上,客户端仅过滤指定应用;Android 则默认拦截所有流量;MacOS 介于两者之间。这种差异源于操作系统过滤技术的不同。
局限性:尽管深入传输层,客户端仍面临挑战,如 SSL 证书验证、二次编码或加密协议可能削弱其效果。此外,应用内置代理可绕过拦截。
AdsPower 指纹浏览器,一款专为需要多账号运营打造的防关联、防封号神器,致力于解决出海账号矩阵安全管理问题,目前已通过市面 100% 指纹安全网站检测!
👉 【限时福利】戳我或使用邀请码:VIPFreeTrial 即可免费领取 VIP 会员专业功能浏览器环境试用!
AdGuard 的专用拦截器针对特定软件或浏览器(如 Android 的三星/Yandex 浏览器、iOS 的 Safari)提供内容过滤,效果较弱,主要依赖 API 而非系统流量拦截。Manifest V3 推行后,浏览器扩展可能也需归为此类。
AdGuard DNS 提供加密 DNS 服务(DoT、DoH、DoQ),支持自定义过滤规则,采用订阅制计费。AdGuard Home 则是开源的自托管 DNS 服务器,适合家庭网络,支持广泛的安全 DNS 协议。
两者基于相同技术,但定位不同:AdGuard DNS 是完整解决方案,AdGuard Home 则更灵活,常与 Pi-Hole 对比。DNS 拦截简单高效,但仅限于域名层面,无法应对混杂于正常内容的广告。
AdGuard VPN 使用自研协议,主打低探测性,与客户端集成顺畅,但未突出流媒体或 P2P 功能,竞争力有限。更像是品牌生态的补充产品。
从 DNS 到浏览器扩展,再到如今的传输层 MiTM 代理,内容拦截技术不断演进。AdGuard 客户端通过 HTTPS 过滤和规则驱动,提供超越传统拦截的解决方案,尽管仍非完美。面对日益复杂的广告生态,下一代技术需更深入网络层面,确保用户对网络内容的主动掌控。
这场“无限战争”仍在继续,但 AdGuard 的探索无疑为内容拦截的未来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