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季數學沙龍吳重九經理9月24日(三)下午3:30-5:20-跨領域實例與其方法探索:試由 STEAM 框架分析
講者:吳重九經理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 天文數學館202演講廳
演講影片(請點選)
演講簡報 (請點選)
內容摘要
本場【2025 秋季數學沙龍】由台積電 NSD/ICSD 吳重九經理主講,從「科技 × 藝術」的真實專案出發,示範跨域的核心不是工具堆疊,而是把抽象美學與需求「翻譯成可驗證的工程規格」。他以《夏娃克隆》《Beyond 書法》等案例說明如何把「陰森冷光」「要有互動」轉成照度、觸發條件、節奏與路徑等可量測參數,讓理念落地、成本優化、效果更好。
吳經理用公理化設計與 V-Model 將專案拆解為 CN→FR→DP→PV,強調「把話講成規格」與 Verification/Validation 對齊;以「函數相依 vs 因果敘事」連到動態系統與狀態空間(manifold),示範 Model-Driven 與 Data-Driven 的雙路徑。汽車自排案例進一步說明:依目標函數規劃最佳軌跡(Power/Economy 模式、擾動與雜訊處理),將可量測量 Y、可控制量 U、外在擾動 Wd 等清楚建模,並以資料流與硬體選型(PLC/嵌入式/FPGA/工控機)銜接軟硬體實作。
結合 STEAM 框架,Art/AI(認知外顯)、Science(現象)、Technology(解法)、Engineering(落實)、Mathematics(量化語言)被串成「設計—實作—確效」循環。Q&A 指出跨域入門的兩個起手式:先把應用情境說清楚(CN),再換位到系統內部寫出 FR/DP,必要時進 PV;設計時用限制條件收斂(類線性規劃),完成後以數據回推模型(類線性迴歸)。適合想把創意化為成果的同學與教師觀看——以問題為軸、以數學為語言、以工程為手臂,讓每一次「多 15 公分」都變成可重複、可驗證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