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行為暨生態研討會(下稱動物行為研討會)是臺灣生態、生物領域最具規模且最有指標性的年度活動,今年度(2023),第34屆動物行為研討會在1月16至17日於東海大學舉辦,演講內容包含動物行為、生態檢核、淨零碳匯、環境變遷、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DGs)領域,且廣邀政府部會、學術機關與NGO共同參與,總報名人數超過1,100人次。
由於COVID-19影響,前兩屆動物行為研討會皆在線上舉辦,本屆因疫情趨緩,學者與民眾才終於能實體參加活動;研討會口頭報名與壁報張貼的場次,也因此達到新高。本次研討會的口頭報告超過150場,海報展示超過190張,參與活動的科學圖儀廠商、NGO、政府保育機構攤位共計超過40個。
研討會第一天,現任科學博物館館長焦傳金博士擔任開幕演講,以〈頭足類動物與神經行為學〉講題,為活動揭開序幕。動行研討會除各式演講外,亦辦理陸域與海域保育生物工作坊,邀請臺灣各地陸域和海域民間與學者分享生物保育議題。影片放映部分,則安排公視授權的《海之岸》影片賞析,及林務局《一隻台灣黑熊之死 - 711/568人間記事》紀錄片賞析,提供大眾正視臺灣自然環境的現況,以及對人為破壞自然的嚴重程度。
動行研討會是沒有成立學會的年度研討會,因此每年皆由國內不同的學校與單位承辦,年復一年接棒舉行,來提供所有生態人交流與討論的平台。本次活動受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東海大學、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中心、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共同贊助,並於東海大學內的人文大樓舉行。
為響應永續環保理念,此次研討會的茶點與餐盒採「無塑餐點」的形式,全程參與者皆使用可重複利用的餐飲容器與餐具,呼應研討會調性,落實垃圾減量的環保觀念。
更多內容與議程相關資訊,可參2023動物行為暨生態研討會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