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亦(化名)是一名非婚生子女,從小和媽媽及外公一起生活。但年初時外公離世及家中龐大債務之因素,小亦媽媽因而動了想帶小亦一起輕生的念頭,經由醫院的通報及家防中心的轉介,由協會家處社工負責接案服務。
一開始,小亦媽媽十分抗拒社工的協助,認為自己並不需要幫助,並以工作忙碌的藉口,一再回絕社工的訪視。協會社工並未因此妥協,不屈不撓的不斷的用電話、訊息關懷小亦媽媽和小亦的現況。
終於小亦媽媽卸下心防,願意跟社工述說自己的辛苦與困難,社工也藉此讓小亦媽媽了解解決問題的方式很多,但絕不包含輕生這個選項。現在,小亦媽媽在面對難以解決的問題之時,會主動尋求社工的協助,小亦也跟社工表達看到媽媽的壓力逐漸舒緩並改善感到很開心。
大心經手的個案中,有許多關係脆弱的家庭,大多是近貧、經濟弱勢、低教育程度、關係緊張等,其中不乏單親、隔代教養的家庭,他們不像家暴、性侵害、虐待等,因情節重大而備受矚目,比較像是隱形的炸彈,在長期的漠視中突然引爆。
對這些脆弱家庭而言,他們並非不愛家人,也無意去傷害對方,只是沒有時間學習如何相處,找不到對的方法表達自己想法,自認為自己的做法對家人最好,卻忽略了溝通才是通往幸福的最佳方法,關係長期失衡的狀態下,很可能會升級為危機家庭,最後演變成社會事件,引發更多憾事。
大心在接獲通報後,透過專業社工進行電話關懷、到宅訪視,來評估脆弱家庭目前的問題所在,提供解決方案,為脆弱家庭媒合資源,轉介更多管道讓脆弱家庭能求助及緩解各方面的壓力,但脆弱家庭面臨的問題,有很多是必須從親職教育及溝通做起。
親職教育透過制式課程教學的成效有限,必須創造出許多與生活日常相似的情境,搭配社工從中適時引導,才能有效的讓親子間培養出良好的互動,協助脆弱家庭從中學習及修復親子關係,除了增強父母親職能力,也能讓孩子學會主動表達內心想法,讓脆弱的關係能一步步重回正軌。
因此,大心不斷規劃多元的活動,不僅在室內舉辦靜態課程,更設計戶外課程,讓平時沒有機會可以出遊的家庭,能有機會體驗戶外的親子時光;在活動的反饋中,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們都興奮的表示,第一次跟爸爸/媽媽到牧場,第一次跟爸爸/媽媽動手做料理,也看到了害羞的孩子,主動對爸爸/媽媽大聲說愛,像這樣的戶外課程,不僅可以增強親子間的羈絆,也能讓脆弱家庭與外界互動,慢慢引導他們回歸社會,重新與社會建立聯繫。
有鑑於兒童少年虐待事件有逐年增加之趨勢,兒少保護工作的推動乃刻不容緩之事,實有需社政單位透過公私立社會福利機構通力合作,持續及積極的干預與關切,以期有效降低兒童少年虐待事件再發生。大心期待扮演家庭重整協助者的角色,協助連結相關資源,開拓家庭重整過程之必要資源,為服務之家庭獲得更佳生活品質,促進兒童少年更為適切成長。
1.透過捐款專案,每個月支持我們,300、500、1,000都能堆疊出無限愛的力量。
2.員工一日捐或企業基金會贊助專案。
3.分享專案訊息,讓愛擴散至不同角落。
4.讓購物變愛心,捐贈雲端發票給大心,捐贈碼7025(請您愛我)。
帳號:5043-3637
戶名:社團法人台灣大心社會福利協會
銀行: (822)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敦北分行
戶名:社團法人台灣大心社會福利協會
帳號:0155-4035-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