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濕地保育法第十六條核心保育區及生態復育區僅容許生態保護及研究使用為限,不得開發或建築,但在此計畫草案中未將核心保育區及生態復育區列入,無法受到保護的核心濕地,將可能因各類開發導致濕地消失。
將生態重點的成興大小池規劃為魚菜共生及水生植物區,未評估對水鳥及水域生物棲地所造成的影響,亦未進行具體之地主意願調查,提出整合策略,經營管理構想等,可行性極低。
濕地具有重要的區域滯洪功能,一旦允許大規模開發,填土整地將衝擊五十二甲濕地具備之滯洪、微氣候調節、地下水補注及多樣生物棲地的重要環境保育功能,其中滯洪功能降低將以鄰為壑,增加冬山河的區域排水負擔,在極端氣候下造成鄰近的五結、冬山、羅東淹水機率大增。
目前最多遊客到訪的三奇伯朗大道,已是台灣知名的旅遊景點,為最適合提供全區遊憩服務及大眾運輸接駁功能之公共空間,未見列入評估,卻另外規劃遊客休憩區配置於私人休閒農場及豪宅農舍集中之處,不但引人非議,且將切斷成興大小池與五股排水的連續生態廊道。
五十二甲重要濕地(國家級)的行政轄區包含宜蘭縣五結鄉、宜蘭縣冬山鄉、宜蘭縣蘇澳鎮,面積為298 公頃,其中91%為私有地。
五十二甲濕地早期原為宜蘭縣冬山河舊河道,地勢低窪,秋、冬兩季受東北季風挾帶大量水氣影響,及夏季颱風經常性侵襲,每遇大雨氾濫,加上地下湧泉而常年積水,也因此土壤含有許多有機質和微量元素,擁有相當良好的水田環境和濕地生態,每年冬天吸引大量的候鳥來此棲息。
2009年內政部公告此處為「國家重要濕地」,此地生態豐富,且據調查記錄有228 種以上的鳥類,還是台灣稀有種植物-百年風箱老樹與穗花棋盤腳的原始棲地。
五十二甲濕地是重要的鳥類棲息地,也是遷移性鳥類重要的度冬區,目前已記錄到高達228種鳥類,曾記錄到黑面琵鷺、水雉、魚鷹、彩鷸等20多種珍貴的保育鳥類,數量也多,每年冬季可記錄到超過2000隻高蹺鴴。特別要提的是,成興大小池是聚集最多鳥類的區域,但竟然沒有被劃設為重點保護區,這將嚴重造成鳥類棲地的破碎化,重要棲息環境一去不回。
這違反濕地保育法第五條中所強調的,自然濕地應優先保護,並維繫其水資源系統,加強保育濕地的動植物資源。因此,成興大小池應該劃設為重要的保育區。
五十二甲濕地優質的農田地景與珍貴的文化遺址為蘭陽平原重要的文化資產,也是地方創生與產業發展的重要契機,一旦遭開發破壞將不可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