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狀況檢查:在購買二手車之前,務必對車輛進行全面的檢查。檢查車輛的外觀、內裝、機械狀況、車輛文件的完整性,並測試車輛的各項功能是否運作正常,如車身、車頂、引擎、底盤、輪胎、煞車、懸吊系統、電器系統、里程數、保養紀錄等。如果您對車輛的技術細節不熟悉,建議找尋專業的技師或帶著懂車的朋友一同前往。
車輛試車與試駕:在購買中古車之前,儘量進行試車和試駕,測試車輛的性能和操控。如果可能的話,您可以請專業技師或車輛檢查師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評估。
隱藏的費用問題:請向中古車賣家詢問有關車輛的所有問題,例如車輛的維修歷史、事故記錄、更換過的零件等。要特別留意賣家對於車輛狀況的陳述,並與車輛的實際狀況進行比對。除了車輛購買價格外,還應考慮到可能的隱藏費用,例如車輛保險、註冊費用、稅費、維修費用等,以確保您可以負擔得起車輛的全部成本。
車輛歷史記錄:確保您瞭解您有興趣的中古車的歷史紀錄,包括車輛的里程數、保養紀錄、維護記錄、事故紀錄和擁有人數等。您可以要求賣方提供車輛的報告,例如車輛歷史報告、檢查報告等,以確保您了解車輛的真實狀況。
查詢車輛的市場價格:了解相同年份、品牌、型號和里程數的中古車市場價格,以確保您得到一個合理的價格。可以參考汽車價格評估網站、中古車交易平台或相關市場資訊。
交易安全方式:確保您進行的交易安全可靠。選擇可靠的中古車賣家,並在進行交易時謹慎小心。最好使用正式的交易方式,例如經過合法車商或經紀人進行交易,並簽訂正式的合同。在購車時,應留意轉帳和支付方式,避免遇到詐騙或其他風險。
相關合法文件齊全:中古車車輛文件:檢查車輛的所有必要文件,包括車輛登記證、行車證、車輛保險、檢驗標章等。確保文件合法有效,並與車輛的實際情況相符。確保賣家或中古車商有合法的車輛所有權和過戶手續,避免買到偷盜車或有爭議的車輛。您可以要求賣家出示車輛的證明文件,例如車輛登記證、車輛檢驗證書等。
注意賣家評價與購車來源:選擇來源可靠的賣家,例如車廠、經銷商或具有良好評價的中古車買賣平台。確保您與有良好信譽的賣家進行交易,這可以減少您在購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
車輛保固與售後服務:確認中古車是否還在原廠或其他保固期內,以及保固的內容和條款。這有助於保護您的權益,並減少未來可能的維修費用。並且瞭解車輛的保修情況以及售後服務政策,確保您在購買後可以得到必要的支援和維修服務。
注意安全支付方式:在支付中古車款項時,請謹慎選擇支付方式。最好選擇安全的支付方式,例如銀行匯款或現金支付,避免使用不安全的支付方式,例如匯款給不熟悉的陌生人或使用不明來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保修與退換政策:了解賣家的保修與退換政策,確保您在購買後可以享有相應的保障。儘量選擇有提供保修或退換政策的賣家。
中古車購買合約:簽訂明確的購買合約,包括車輛的價格、付款方式、交付日期、擁有權轉移等條款。確保合約內容完整、清晰,雙方都明確理解並同意合約內容。合約訂定越詳細就更能保護您的權益,避免可能的糾紛。
金融銀行安排:如果您需要貸款來購買中古車,請確保您了解貸款條款、利率、貸款期限和還款計劃等相關細節。比較不同金融機構的報價,確保您選擇最適合您需求和預算的貸款方案。
購車預算:確定您的中古車購車預算,包括車價、稅費、保險、維護和維修等費用。不僅要考慮購車價格,還要預算後續的費用,以確保您能負擔得起整個車輛的成本。
領牌過戶:確認中古車車輛的文件齊全且合法和車輛的領牌過戶手續合法完成,並將車輛的登記證和行車證過戶到您的名下。避免使用他人的車輛登記證或行車證,以避免法律風險。
為了避免買到瑕疵二手車,買中古車在車輛狀況檢查時,有哪些車況注意事項須特別留意?
選購二手中古車時,最先觀察到車輛外觀,從漆面邊緣可以看出是否烤漆多次,如漆面厚度不一,代表可能曾撞凹過;觀察車子內部的直樑、橫樑處,以及後行李廂底板是否有焊接或鈑修的痕跡;依出廠年份的車廠DM,比對原廠配件是否有被更動或更新過。
引擎蓋
二手中古車引擎蓋標籤有無被撕下重貼的痕跡?引擎內部零件螺絲有無拆修痕跡?引擎蓋的邊緣正常來說應該是平直、滑順,看車時可用手觸摸邊緣,如果摸起來凹凸不平,多半是碰撞後維修留下來的痕跡。
水箱架、葉子板上結合處的焊接點
原廠的焊接會呈現略為凹陷,如果發現二手中古車是凸出狀且焊點粗糙、排列不規則,可能就是水箱架被撞過後重新焊接的痕跡。
後行李廂
二手中古車後行李廂內備胎室底板、避震器支架襯板與內部接縫處的線條是否平整?如果有焊接的痕跡,代表車尾曾被撞擊、維修過;另一個辨識點則是行李廂蓋的螺絲有沒有被拆卸過的痕跡?邊緣密封膠是否完整?
車牌
二手中古車如有重新烤漆的痕跡或明明車齡低卻已換了大牌…這些跡象也可能代表它是事故車。
泡水車即便修復後,所搭載的電子設備很容易再次故障,因此想要避免買到泡水車可檢查以下幾個項目:冷氣出風是否有異味、車門框及行李廂備胎處的隙縫死角是否有發霉痕跡或水漬、地毯與座位底下有無泥沙,以及引擎室內死角伸手摸摸看是否有泥垢痕跡。
車內有無異味
泡過水的車會有霉味,可坐進車內關上門窗用力聞聞看有無霉味,但有時車商會使用芳香劑來除臭、除霉味,此時就要善用B技巧。
車內縫隙/安全帶
仔細查看地毯接縫處是否有堆積汙泥塵土?皮椅座位下有無淤泥或不明的水漬?順便伸手摸摸皮椅最底端的縫隙看看是否會挖出泥沙?還有安全帶可拉到最尾端檢查,因為尾端不好清理,很容易就可以檢查出是否為泡水車。
車外
前方引擎蓋打開細看邊縫、線圈、空氣進氣口等地方有無存留泥垢痕跡?另外不易清潔、泡水後會產生鏽蝕的地方還有後車廂備胎下方的空間、前後燈殼接縫處、車尾防水膠帶等。
很多人買二手車會在乎里程數,但其實里程數並不能代表車況好壞,主要還是取決於原車主是否有好好照顧車子。即便里程數低的車子,如果車主沒能好好保養,也可能車況不佳。因此,買中古車不需過度將里程數作為參考基準。
如要上路試車,可挑選較不平整的路段來進行測試,行進時可多加留意引擎發動時是否順暢,以及是否有發出異常聲響或抖動的現象;踩煞車時有無發出尖銳聲音、擺動方向盤時是否難以控制或有不正常反應;手排或自排檔位變換是否正常。
如果不小心買到贓車就等於買到大麻煩呀!除了要協助警察辦案外,車子還會被警方查扣,自己的日常生活與工作都會受到不小的影響!所以如何避免買到贓車是很重要的!首先檢查車身引擎號碼有無生鏽狀況?一般來說引擎號碼都會經過特殊處理而較不容易生鏽,但是贓車通常都會經過重新打磨過,在沒有任何特殊處理的情況下,引擎號碼是很容易就會生鏽。接下來是車身號碼,號碼牌鉚釘若是有重釘、釘帽粗糙有不平整的情況,多數就是贓車;另外如果是進口車二手車(中古車),可再多檢查電腦條碼有沒有重貼的情形。
判斷車況好壞可以從「外觀內裝」、「車體結構」、「泡水車檢測」,以及「引擎變速箱」這四大重點著手,至少可以避免自己買到重大事故、泡水等嚴重瑕疵的中古車。
即使個人買家賣車前都會加以整理,中古車商會花更多成本將車輛外觀與內裝徹底清理並修復,這對提高售價有直接幫助。因此一個觀念要先銘記於心,漂亮乾淨的外觀內裝不等於車況。反過來說,看到車輛內外有些不嚴重的小瑕疵,也別因此就認定車況肯定不好。賣車之前無論車商還是個人賣家,都會把外觀內裝盡可能整理乾淨,但不要用這些表面有沒有瑕疵做為主要購車依據。
觀察車體結構是判斷中古車是否曾經發生事故的好方法,要著重觀察的地方包括車頭、車門,還有車尾。這幾個地方首先留意主要結構,比如說車頭橫樑、車門邊框、車尾行李箱底板等處,有沒有重新焊接或板金的痕跡。重新焊接就算打磨後再上漆,也很難做到完美無痕,鈑金過後也可以看到該處金屬會有類似折痕或扭曲紋路。這些跡象都代表車輛曾做過重度維修,發生過嚴重事故機率偏高,購買前請多加考慮。反走過必留下痕跡,凡修過也會留下痕跡,輕微小傷可能不明顯,但只要接受傷筋動骨的大規模修復,一定有跡可循。
一般來說,泡水車的確有可能完全復原,然而這在成本上並不划算。因此流到中古車市場上,多半都只是加以粉飾後,不肖業者用來欺騙外行消費者的瑕疵品。多數正派經營的業者,是不會賣泡水車的。因此想要判斷車輛是否曾經泡水,拆除地毯和門框膠條,看看是否有泥沙淤積,就可以初步確認是否曾經被水淹浸。
這項目的確不是一般人有辦法檢查的,但仍然有一些簡易方法,是我們可以執行。比如說,確認引擎號碼和行照上相符,觀察有沒有明顯漏油。部分車款因為設計或車齡較老,有些油氣或油漬屬於正常現象,但有大片且有低落跡象的油汙就要注意。
另外,購買二手車也要注意以下8點,避開買車賣車陷阱,拒當冤大頭:(1)里程數與年份(2)事故車(3)出價就賣的噱頭(4)價格陷阱(5)權益車陷阱(6)零利率專案陷阱(7)原廠認證中古車(8)購車詐騙話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