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展現碳材料及相關領域的尖端研究成果,本次研討會特別邀請多位來自國內外頂尖學術機構的學者進行專題演講,包括國立清華大學、逢甲大學、國立成功大學,以及日本AIST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與韓國忠南大學進行國際化交流。大師們不僅在材料科學、化學與工程領域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礎,也長期推動學術交流與產業應用,對於相關研究的未來發展有深遠影響,也將為本次研討會帶來跨領域的前瞻視野與深度探討,並啟發與會者在學術研究與應用實踐上的創新思維。
戴念華 清華講座教授
— 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現任資深副校長、主任秘書及清華講座教授。專長領域包括石墨烯與奈米碳管的合成與應用、生物感測器、薄膜製備、電磁屏蔽以及超級電容器等。
何主亮 講座教授
— 逢甲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逢甲大學材料系第一屆系友,專注於表面工程與鍍膜技術,精通電漿工程、光電材料、薄膜電池與生醫材料等領域。獲聘為講座教授,以表彰其在學術研究與教學兩方面的卓越貢獻。
林弘萍 特聘教授
— 國立成功大學化學系
專長於材料化學與物理化學,研究興趣包括「孔洞材料化學、超級電容器、新型觸媒與吸附劑開發,以及循環經濟與廢水、尾氣處理」等領域,與碳材料尤其密切相關,如多孔碳在吸附、儲能與催化上的廣泛應用。
吳意珣 特聘教授
— 國立成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
專長涵蓋人工智慧與酶工程、CRISPR 基因編輯、合成生物學、微藻技術及二氧化碳封存與利用。致力於合成生物學應用於碳中和技術,榮獲傑出研究獎項。
Dr. Masayasu Nishi
— 日本 AIST(國家研究開發法人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
現任 AIST 能源與環境領域的主任研究員,研究主題包含無機碳材料性質、單層碳奈米管,以及氨合成等技術方向。
Prof. Young-Seak Lee
— 韓國忠南國立大學(Chungnam National University)
現任化學工程與應用化學系教授,主要研究碳材料表面處理技術(如氟化處理)及其在能源與環境應用上的拓展。曾擔任韓國碳學會會長與《Carbon Letters》期刊主編,並推動成立碳融合技術研究所,學術成果豐碩,具全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