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Date:April 28 | 時間 Time:14:00-15:30 | 地點 Venue:博雅 Boya 312
此場次為單篇論文發表,無設置主持人及講評人。
This section is for individual presenters. There are no hosts and discussants.
觀葉植物的展覽與消費文化
遲恒昌|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副教授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探討觀葉植物的消費文化,關注近年台灣觀葉植物消費熱潮的大型植物展覽,分析觀葉植物展覽如何為文化消費的場域。全球觀葉植物的流行是人類世的現象,非人植物因人的喜愛與需求而採摘、栽培、繁殖、移動與擴張;這些觀葉植物顧名思義為觀賞葉片形狀、色澤與葉脈的變化等,例如天南星科的龜背芋、水龍骨科的鹿角蕨屬等,這與期待開花或尋求結果的植物不同。台灣觀葉植物的熱潮在Covid-19期間通過社群媒體而更加蓬勃發展,疫情後觀葉植物的價格滑落對消費者而言卻更容易入手;近年台灣出現不定期觀葉植物實體展覽,這些展覽在觀葉植物消費中扮演推波助瀾的效果,展覽的形式與空間不同於定期的花市展售或單一園藝農園。本研究指出觀葉植物其非人的魅力作為活生生的商品,植物展覽會作為文化消費的場域,集中特定種類型植物的愛好者,生產者展覽新引進或受到消費者喜愛的植物,或展示秀異珍奇植物。通過展覽生產者得以銷售植物並建立知名度,將其經營的社群媒體線上與線下聯結;消費者可一次參觀各地眾家觀葉植物培育者的植物並選購。本研究通過參與觀察、訪談研究與文本分析,探究台灣觀葉植物展覽的消費文化特徵,研究指出觀葉植物展覽不只是展示自然的植物,更是展售與塑造觀葉植物─非人的獨特魅力與消費文化的場域。
關鍵字 Keywords:觀葉植物、消費文化、展覽、多於人
一種不同的地質公園經營管理方式:以景觀美值評估法看草嶺地質公園
胡宇謙|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 碩士生
摘要 Abstract:
地質公園園設置的四大核心價值關注於地景保育、環境教育、地景旅遊及社區參,然而,景觀美學的考量也應該被納入,並作為一種經營管理等級的調查與研究取徑。本研究旨在透過景觀美值評估法,探討草嶺地質公園的管理,為地質公園的永續發展提供不同的視野。從上述地質公園四大價值來分析,經營地質公園不僅僅是保護自然,更應該考慮到居民、遊客、學習者在地表活動的感受。而人又是以視覺為重要感知與外境接軌,因此我們希望透過景觀美值評估法,探索草嶺地質公園中,每個地質景點潛在的美學價值,並提供相對應的經營管理等級。本研究將以景觀美值評估法為主要研究方法,透過實地調查、重新劃設評量基準、給定加權比例,評估草嶺地質公園地質景點的景觀美學價值。藉由景觀美值評估法,突顯地景美學在地質公園中的重要性。草嶺地質公園有望成為這一新管理方式的典範,為其他地質公園提供實用的經營管理方向。
關鍵字 Keywords:地質公園、經營管理、景觀美值評估、草嶺地質公園
摘要 Abstract:
海洋看似隔離了島嶼,卻是連結了島嶼社會與外界的互動,不僅是物資和文化交流的通道,也因而改變了環境生態。本研究探討社會-生態系統如何影響或改變澎湖南方四島的發展,澎湖南方四島(東吉嶼、西吉嶼、東嶼坪、西嶼坪)過去曾是中國大陸與台灣之間的貿易航線中繼站,也是臺灣海峽重要的漁場之一。在經歷海洋資源過度捕撈與產業轉型下,變成人口大量流失的孤島,然而,隨著海洋國家公園的設立,成為臺灣知名的海洋保育與遊憩景點。
研究使用文獻分析、參與式觀察和訪談等方法,深入剖析了澎湖南方四島的社會生態系統及其對島嶼發展的影響。研究發現,島嶼受到內部「島嶼性」和外部互動的「群島關係」兩個關鍵因素影響。群島關係顯現島嶼之間、與大陸相互依存和互動的特性;而島嶼性則涵蓋了地理位置、歷史背景、社會經濟活動和政府政策等因素。這些影響共同塑造了島嶼社會的獨特性。本研究不僅對島嶼社會-生態系統的互動關係的理解,也為相關的政策制定與島嶼永續治理上提供實證基礎。
關鍵字 Keywords:澎湖南方四島、社會-生態系統、群島關係、島嶼性、島嶼永續治理。
版權所有©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Official Line ID: @493fwn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