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Date:April 27 | 時間 Time:09:00-10:30 | 地點 Venue:博雅 Boya 202
移動性是近年來逐漸受到重視與討論的地理概念。其不僅是描述地點到地點之間的移動、距離、速度或原因,而強調移動的價值、感受,以及涉及的政治經濟關係。相對於殖民敘事中殖民者的拓展、建立網絡、促成傳播,以及在殖民地創造新家園的角色,原住民族,往往被當作固定不動的,不然就是被認為游獵採集而沒有資格主張土地所有權。關鍵原因之一,就是原住民族的移動主體性不被承認。因此,重新檢視原住民族如何跨越部落、族群乃至國家的界線,就成了翻轉殖民地理敘事很重要的一環。更進一步來看,原住民和移民者,因為和國家的關係,而往往被視為光譜的兩端,但是,如果能夠看到兩者做為人的能動性和親近土地的能力,或許正是擺脫殖民者/原住民二元論述的契機。本場次總共包含四篇論文,首先關於是歷史上好茶魯凱族人遷移至排灣族聚落的經驗,接著是當代七佳部落青年在都市與家鄉、舊部落之間往返的經驗,還有原住民青年學者投入南島外交研究的觀察,以及在台港人的離散、鄉愁與療癒的討論。透過這四篇論文,將形成「台灣原住民族歷史遷移 vs.當代城鄉移動」、「台灣原住民族的島內移動 vs.台灣原住民族的南島連結」、「台灣原住民族 vs.新移民的經驗」三個層次的對照,進而深入思考原住性的意義。
主持人/籌組人 Host
官大偉|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授
發表人 Presenter
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的生活適應情況
陳堯|原民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計畫督導
從返鄉實踐探討台灣都市原住民青年的部落地方認同:以七佳部落旅外青年參與七佳青年部落行動為例
徐嘉榮|國立政治大學國際傳播英語碩士學位學程碩士
南島外交在國家外交政策中的轉變
Sra Manpo Ciwidian(李孟儒)|美國夏威夷大學政治學系博士生
在台港人的離散、鄉愁與療癒
金其琪|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生
版權所有©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Official Line ID: @493fwn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