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食運動(Slow Food Movement)起源於1986年由Carol Petrini等人在義大利羅馬發起對抗速食的產業;1989國際慢食組織正式成立;從「美味方舟」Ark of Taste、「全球慢食年會」Terra Madre,推動社會正義, 倡議「優質、乾淨、公平」(good,clean and fair)價值宣言,支持在地的農業發展,實踐農業和生物多樣性,建立「廚師聯盟」(Cooks’ Alliance)更進一步回到人及廚房,找回祖先的古早味,在非洲推動農業生態、校園及社區菜園,解決飢荒問題;在瑞典發展原住民族慢食網絡(Indigenous Terra Madre)推動食物主權等,近40年已有超過160個國家積極的進行「吃的革命」與推動文化與生態多樣性的價值與飲食的社會運動。
在這波推動全球的慢食運動,台灣的「慢食力」並沒有缺席。尤其台東和花蓮兩縣市近十年來從民間到政府都積極的打造多元的「慢經濟」的飲食主題,如「產地餐桌」、「時令餐桌節」、「食育餐桌」、「慢食節」、「慢食論壇」、「台灣原住民慢食博覽會」等活動,導入慢食的精神與價值,連結生產者、消費者及人與土地的關係,更從在地的慢食網絡,強化原住民族飲食的風土料理、文化價值與主體性,連結國際,成為台灣慢食運動的新意與特色。
本論壇邀請遠赴義大利杜林Turin參加慢食全球年會的台東「慢食節」策畫暨執行長-郭麗津、花蓮原住民族慢食組織推動成員-Dumai高智遠、慢食青年組織許宮璉、台東崁頂部落蓋亞那工作坊的Ibu、台灣原住民慢食廚師聯盟代表樂舞詩跨國連線分享其「食」踐的經驗並邀請「小農餐桌」的Muni現身與談台灣「慢食力」的動能與挑戰。
關鍵字:慢食運動、慢食節、慢食力、慢經濟、食/實踐
主持人
葉秀燕 /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
與談人
許宮璉 / 國際慢食青年組織亞太代表
郭麗津 / 津和堂城鄉創意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
Dumai 高智遠 / 獨邁解決顧問有限公司創辦人
Ibu / 蓋亞那工作坊創辦人
樂舞詩 / 台灣原住民慢食廚師聯盟代表
Muni / 小農餐桌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