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第六小組
首頁
我們這一組
視覺系統
NMR核磁共振儀
生物光電專題
心跳&心律變異率
自製溫度感測器
微生物學專題
探索微生物的世界
微生物的培養與分離技術
細菌生長的控制
微生物的染色方法
國衛院參訪
共軛焦顯微鏡專題
與我們聯絡
第六小組
首頁
我們這一組
視覺系統
NMR核磁共振儀
生物光電專題
心跳&心律變異率
自製溫度感測器
微生物學專題
探索微生物的世界
微生物的培養與分離技術
細菌生長的控制
微生物的染色方法
國衛院參訪
共軛焦顯微鏡專題
與我們聯絡
More
首頁
我們這一組
視覺系統
NMR核磁共振儀
生物光電專題
心跳&心律變異率
自製溫度感測器
微生物學專題
探索微生物的世界
微生物的培養與分離技術
細菌生長的控制
微生物的染色方法
國衛院參訪
共軛焦顯微鏡專題
與我們聯絡
實驗一
微生物的培養與分離技術
目的
微生物體型小,大多是透明無色的,因此透過染色可以讓微生物和背景有所區隔,使微生物的大小、形狀、結構、排列生長等等更容易被觀察。
器具及環境的滅菌
(通常微生物的實驗會在無菌操作台進行,不過因為營隊人數太多,所以我們無法取得無菌操作台的環境)
我們將桌面用酒精擦拭,並且在酒精燈附近進行實驗,利用酒精燈的上升氣流防止空氣中的微生物落入培養基中。
接種環在每次使用前,都會先在酒精燈上加熱至發紅。藍教授的右手食指上有一個烙痕,是教授30多年前故意用燒紅的接種環燙的,教授說他是在那時決定走上微生物研究的道路,並希望透過這個烙痕提醒學生,做實驗時要小心。
三角玻棒在使用前,會先浸泡95%的酒精,再放在酒精燈上加熱(教授建議我們操作兩次)。這時酒精會燃燒,所以要注意不能倒持玻棒(否則酒精會倒流,會燒到手),也要注意將烤過的玻棒再度浸泡酒精時,玻棒上已經沒有火焰。
常見的幾種方法
(一)細菌之接種法
1.菌落懸浮法:
1)以接種環從平板培養基上,取出大腸桿菌(E. coli)的單一菌落,置於LB培養液中,將接種環上沾有之菌落打入培養液中,並混合均勻。
2)放在37℃震盪培養箱內培養,隔夜後觀察細菌生長之情形。
Day1- E. coli(懸浮法)
Day2-E. coli(懸浮法)
2.塗抹法(Spreading Method):
1)使用微量吸管吸取0.1ml之大(pipetman)腸桿菌稀釋液,滴於LB plate上。
2)取三角玻棒沾取95%酒精並過火燃燒使酒精燒盡,待三角玻棒冷卻後,右手持玻棒混勻菌液,左手則旋轉LB plate,務必要將0.1ml之菌液均勻塗抹於LB plate上。
3)將菌盤倒放,置於37℃培養箱內培養(14~16小時),此後觀察細菌菌落之形成。
DAY1- E. coli (塗抹法,Spreading Method)
DAY2- E. coli(塗抹法,Spreading Method)
(二)細菌之分離與純培養-分區畫線法(Streaking Method)
1. 用接種環挑取E. coli單一菌落,於LB上水平化開第一次(不宜太大空間)
2. 接種環過火燒紅。plate轉六十度,劃由第一區沾取少許菌落,再度劃開(第二次)。
3. 接種環再次過火燒紅。同樣方法劃出第三次(線條拉開,不要過於密集)。
4.倒放置於37度培養箱培養。
上圖from:
https://sites.google.com/site/2016nthusummercamp02/day-4/day4experiment4?tmpl=%2Fsystem%2Fapp%2Ftemplates%2Fprint%2F&showPrintDialog=1
DAY1- E.coli (劃區法,Streaking Method)
DAY2- E.coli(劃區法,Streaking Method)
想想看......
1. 對於很難在實驗室中培養的微生物,可以如何知道或估量其存在?
2. 對於需在高溫下(>>100°C)培養的細菌,可以用什麼方式培養?(用agar做的培養基在高溫下會融化)
ANSWER(非標準答案):
1. 可以直接透過DNA的分析,估算出有幾種不同的微生物,教授說口腔內微生物(約600種)的數字即是如此估算而來。
2. 可以使用液態的培養基,或是使用其他材質培養。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