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布袋的招牌

(點選連結知道更多)

布袋鎮美 真美布袋

布可以步知 坵田為見龍

袋裡有乾坤 采風敘情懷

嘴口地利得 家鄉天時成

庄頭有經綸 行者賦詩詞

清海漫大地 魍港為要津

水流載泥沙 孤嶼得綿延

入居拓墾眾 廟宇祀香火

船運四通達 漁商同風華

後渡溪底溝 貴林齊團結

寮起塭岑間 莊立龍宮域

太始聖山護 美景良田傳

平原滿綠意 白金伴水禽

碧波映千暉 月色點漁塘

沙淨照雁行 水天見雙人

永續農漁產 質優盛名揚

樂園復何尋 逍遙在此間

北火燈 南水路 西魚躍 東禾樂



歷史布袋~布可步知滄海桑田傳歷史

聖山傳說

400年前(17世紀以前),現今布袋鎮的土地,還有大半面積屬於「倒風內海」的一部分。在先民開墾這片土地之前,有一座早已屹立在海邊、守護這片土地的聖山;聖山以南,是被三面陸地環抱的倒風內海,也是布袋的「大地之母」;聖山遠望內海的西南方,就是「倒風內海」的門戶「蚊港」(原稱「魍港」是布袋最早的代名詞)。

冬天,內海的北岸,是蚊港的天然避風港,所以稱做「冬港」,聖山在此屏障,因而得名「冬港山」。直到約250年前,隨著倒風內海淤塞成陸地,蚊港、冬港逐漸失去港口的功能,海岸線向西延伸的結果,終為「布袋嘴港」取代。冬港雖然失去港口的功能,但因為早期在「魍港」(蚊港)東北方;後期在布袋嘴港東方,所以改名「東港里」,聖山隨著改稱「東港山」。

聖山守護的土地,以座落之處東港里(前東港、後東港)為中心:東邊為「江山里」(崩山)、與義竹接壤的「菜舖里」(草仔廍、新吉庄);北邊為「考試里」(魁潭、鹿寮仔);西邊原有的陸地,有一批先民在此集結成庄,稱為「大坵田」,現名「見龍里」(內田),還有後來成庄的「振寮里」(後壁寮、蕭厝庄)。這一片原有的陸地,構成布袋土地的「聖山系統」。全區以農業為主,養殖漁業次之,形成農田與漁塭相間的地方景致,布袋人泛稱「東港區」。

袋嘴造鎮

在與聖山遙望的西邊、內海與海洋交界的「布袋嘴」(布袋澳)沙洲,是現今布袋最多數鄉親的祖先,渡海而來開墾、聚居的地方。伴隨守護先民從祖居地而來的神明「九龍三公」,先民籌建「布袋嘉應廟」主祀,這裡也成為區域的信仰中心。

隨著內海消減而逐漸擴充村莊的規模,成為包含「九龍里」、「岱江里」、早期「岑海里」的「布袋庄」(當時的「興中里」、「光復里」都只是聯外道路必經之處,路旁散居一些小聚落,多數土地都還是濕地;後來劃歸岑海里的海埔新生地,更是晚近才形成的「布新」社區。因此,即使現在人口相對多數的興中里、光復里在地鄉親,都還是稱呼布袋庄為「庄內」)。

依海而生的布袋庄,在航海貿易時期,挾著地理位置與經濟條件的優勢,順理成章成為全鎮的代表地名(區域中心),運河性質的溝渠,得以讓區域中心的經濟向北、向東連結:「龍江里」正好處於這個位置,與「新厝里」合稱「新厝仔」庄;往東向振寮里、見龍里連接聖山系統的產業與經濟脈動。

「倒風內海」北邊流域最為寬廣的溪流,就是八掌溪(下游到出海口),從聖山南邊氣勢磅礡的流向內海。時間流轉,八掌溪河道沖積三角洲,形成陸地,在聖山南邊成為「永安里」(大寮)。這裡是整個大布袋庄的東邊門戶。

東港山以東,農漁交織

布袋嘉應廟與布袋港

過溝建德宮為區域中心

以新塭嘉應廟為中心的新塭庄

過溝貴林

同是沿海地區的東石,由「白水湖」、「掌潭」往內陸遷徙的先民,在布袋北部集結成庄。因為需要渡過一條溝渠,才能在此從事農耕,所以稱為「過溝莊」,而「溝」指的昔稱「溪仔底溝」的「過溝大排」。

過溝莊包含「東安里」、「西安里」、「中安里」三個里,曾有「朝陽」、「望月」、「觀星」等相當詩意的路名;現在則以「過溝建德宮」做為社區中心,庄內道路呈放射狀分布。位於南側的考試潭大排,昔稱「冤家港」,則是因早年過溝與布袋二庄先民曾經不睦,所以以此大排河道為界;後來的地方首長爲促進地方和諧,乃將「冤家港橋」改名為「團結橋」,由這裡經「新厝仔」庄頭連結布袋的區域中心,將過溝與布袋緊密的結合成命運共同體。

布袋東北邊與朴子接壤地區,居民往來密切,產業文化脈絡與朴子息息相關,分別為「貴舍里」與「樹林里」:貴舍里是因清朝有一大戶人家在此定居,取其名字為地名,稱「貴仔舍」並演變成里名;里內北邊庄頭「半月」,因先民花了半個月的時間,由大陸渡海來到這裡定居,因而得名。樹林里舊稱「樹林頭」,取其”樹木蓊鬱”之意,經「貴舍大排」與朴子相鄰。

過溝莊以東、貴舍里、樹林里是布袋鎮的主要農業區,呈現典型的農村風貌,往南連結聖山系統,外界通常把這個區域統稱為「過溝區」。

塭寮岑庄

倒風內海時期,位於南邊天險的門戶,當時稱為「魍港」(布袋鎮最早出現的地名),明鄭至清初時期稱「蚊港」;因地形及環境變遷,有如老虎尾部的樣貌,清吏治台時期取名「虎尾寮」;二戰後因感地名不雅而取其台語諧音,改名「好美」(里),又名「好美寮」。

原本從冬港山南邊流向內海的「八掌溪」(下游到出海口),因陸地上升,在山的南邊成為永安里;時間流轉,持續往南形成陸地,就是現在的「新岑里」,因早期福建晉江的郭岑鄉郭姓先民,渡海來台定居於此,所以昔稱「郭岑寮」。八掌溪下游到出海口的河道,曾經改道,最後南遷到現在的位置,成為嘉義縣和台南市的自然界限;而原來的舊河道,就是現在的「龍宮溪」,經郭岑寮(新岑里)到好美寮出海,而這也是造成好美里直到數十年前,依然水患頻仍的原因。

布袋最南邊,溪流與內海淤積的土地,讓原先圈海養殖(開發魚塭、溫仔)的人民得以集結成庄:由因工作所需搭建的「塭寮」,演變成定居的宅院,進而發展成為社區「新溫仔」(新開發的魚塭、溫仔),後因常有水患,居民認為與地名「溫」為水部有關,所以改為土部的「塭」,成為包括「新民里」及「復興里」的「新塭庄」。

新塭庄產業包含水產養殖及漁產加工,結合西邊的好美里,以及北隔龍宮溪相鄰的新岑里,統稱「新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