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日來臨前,即可見到各地方政府、公司、購物中心、住宅區和大街小巷外,開始掛上大大小小紅白或彩色的旗幟。路上亦能看見許多攤販或行動小販銷售國慶相關飾品,許多人會買來掛在車上增添節慶氣氛。有在印尼經商的台灣朋友們,工廠裡若有掛國旗的桿子,記得在國慶日前將印尼國旗掛上,這樣可以讓提升當地員工對老闆在地化及認同度的好感指數。
除了位於首都雅加達的總統府門口會升起紅白旗幟外,各地行政單位、教育機構等都會在同一時刻升起國旗,來紀念1945年《獨立宣言》發表的時刻。 升旗時大家會先齊唱印尼國歌,再唱國慶日歌曲。
國慶日的前一週起,購物中心及餐廳人潮會明顯上升。因為許多購物中心或餐廳會推出響應節慶的大折扣活動,像是17%或74%的折扣、餐點促銷價74,000印尼盾等。喜歡購物者,可以趁國慶日當天享受打折的樂趣。
印尼國慶日除了傳統的懸掛國旗和儀隊表演等,各地還會在節前陸續舉行各種競賽活動。學校裡的競賽多為富含趣味性的傳統遊戲,有吃蝦餅(Makan Kerupuk)、爬檳榔樹 (Panjat Pinang)、拔河 (Tarik Tambang)、扔枕頭(Gebuk Bantal)、含湯匙快走(Lari Kelereng)、穿布袋跳遠(Balap Karung)等;成人則多為體育競技比賽,像是足球或羽球,這類活動在越是鄉下的地方會辦得越熱鬧。
Nina曾見過生活在印尼的外國人也樂於參加這些競賽活動,比賽現場常是笑聲連連。這裡分享給大家三種當地的國慶日活動比賽,是Nina覺得觀看時會笑到飆淚的比賽活動。在印尼朋友有機會可以嘗試看看,會是很有趣的經驗與記憶。
放燈籠
04:32 封齋(Imsak)
04:42 第1次清晨祈禱(Subuh)
06:01 自願而非必要的日出祈禱(Terbit)
06:24 自願而非必要的祈禱(Dhuha)
11:58 第2次中午祈禱(Zuhur)
15:20 第3次午後祈禱(Ashar)
17:51 第4次日落祈禱(Magrib)後,開齋(Buka Puasa)進食
19:06 第5次入夜祈禱(Isya)
齋戒時間會因每個時區與地區的不同而略做調整,齋戒月第一天到最後一天之間,每隔不同的天數,封齋與開齋的時間就得往後延1分鐘,例如,7月3日起,封、開齋時間會移到4:33與17:52;7月9日起再往後延1分鐘;7月16日起再往後移1分鐘……一直延續到7月27日的齋月結束。
根據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的傳統開齋方式,一般是先與家人分別各吃幾顆椰棗(kurma),減輕飢餓感,以避免用餐時暴飲暴食。但因印尼不產椰棗,故以進口蜜棗或以印尼到處可以取得的椰果、香蕉或木薯等甜點(kolak)取代,藉以舒緩腸胃並補充能量與血糖,隨後再進行每天5次禱告中的第4次落日開齋祈禱,印尼語Magrib,每個地區的開齋時間都略有不同。開齋祈禱後,穆斯林會彼此祝禱,並共享食物。
為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雖然齋戒月的本質依然保留,但在表達呈現方式上已做了一些調整與變通。例如開齋可以與員工、無家可歸的窮人、孤兒院的院童們一起分享渡過;賑濟施捨也單純地從所得中繳納濟貧金(印尼語Zakat),演變成由民間團體主動發起各式各樣的民生物資發放作業。
齋戒月期間,為了顧及都會區各宗教信仰者的飲食基本權益,開張營業的餐廳通常會以長布條遮蓋玻璃門窗,路邊飲食攤也會用布塊圈起來,一般民眾則會貼心地不在穆斯林面前進食,以表示對齋戒穆斯林的基本尊重;有些企業甚至會讓上下班時間保持彈性,可以早些上班也早些下班,以避免員工因為白天未進食而體力不支;出國或當天旅行距離較遠的穆斯林,則可通融入境隨俗,破戒以適應當地習俗或飲食,只要將來利用時間補足缺少的齋戒日期就可以了。
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曾說:「誰在齋戒月中,本於信仰與虔誠而齋戒,他過往所犯的罪過,已被饒恕。」
潘查西拉誕辰紀念儀式的組成如下:
1. 司儀向司儀報告
2. 紅白旗升起
3. 唱響偉大的印尼之歌
4. 創造的沉默
5. 誦讀《班查西拉》文本
6. 閱讀1945年憲法文本
7. 司儀 A.F.S. 先生的致辭德萬托羅擔任司儀
8. 禱告讀經
印尼的聖誕節(Hari Natal)是一個歡樂的節慶,特別是在基督教社群中。以下是一些有關印尼聖誕節慶的常見活動:
宗教儀式: 基督教教堂在聖誕節期間舉行特別的宗教儀式,包括聖誕彌撒和特別的教堂禮拜。人們會共同參與這些儀式,表達對耶穌基督誕生的敬意。
聖誕樹和裝飾: 許多家庭和商店都會裝飾聖誕樹,並在室內外擺放各種節慶裝飾,如燈飾、聖誕花圈等。這些裝飾通常在整個節日季節都可以看到。
社區活動: 一些地區可能舉辦聖誕節遊行、市集和文藝表演等公共活動。這些活動有助於增添節慶氛圍,讓社區居民能夠共同慶祝。
節慶大餐: 家庭通常會在聖誕節當天或前夜聚在一起,享用豐盛的節慶大餐。這可能包括傳統的聖誕美食、點心和甜點。
交換禮物: 聖誕節是互相送禮的時節,人們在家庭、朋友和同事之間進行禮物交換,以表達愛和關懷。
慈善活動: 一些人也將聖誕節視為機會,通過參與慈善活動,向有需要的人提供援助,展現愛心和慷慨。
在印尼,即使大多數人信仰伊斯蘭教,但聖誕節仍然被廣泛慶祝,並且不同宗教背景的人們也參與其中。這體現了印尼社會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如欲了解當地的具體活動和慶祝方式,建議查閱當地媒體和社區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