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環境、「心」的適應
~生輔組給新鮮人、新鮮父母的貼心叮嚀
一、 就戰備位置,ready go~
1.用討論引發孩子的入學動機
利用時間與孩子討論幼稚園與小學的不同,引發孩子的入學動機。
2.親子一起購買學用品
‧列出清單,與孩子共同前往購買,讓孩子有參與感。
‧以實用、簡單、經濟為購買原則。越花俏複雜的文具會使孩子容易分心。
‧橡皮擦以容易擦乾淨為購買原則;使用HB或以上鉛筆(可先試一下筆色濃淡),不要削太尖或兩頭削,不使用自動鉛筆,因為容易造成上課分心。
3.陪孩子到學校參觀、運動
‧開學前,原本可以帶孩子到學校參觀,理應讓孩子及早認識學校環境。目前學校尚有工程進行,
暫時不建議進校,開學後老師會帶領學生認識校園。
‧開學後,若疫情降級後,利用假日帶孩子到校園運動、玩耍,讓孩子更加熟悉校園,並在校園內營造快樂的記憶,讓孩子更加喜歡校園。
4.協助孩子建立良好作息
因上學時間提早、課堂時間延長,因此要有良好的體力,所以要養成孩子早睡早起的習慣。
二、 良好學習習慣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1.布置一個妥當的學習環境
為孩子準備專門讀書的書桌或是書房,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讀書習慣。避免在客廳等地方讀書、做功課,容易造成分心。
2.培養孩子每天都有固定的讀書時間
每天都要有一段固定的讀書時間,即使課內部分完成時,也可以用來閱讀課外書籍。切莫讓孩子養成考試前才讀書的習慣。
3.養成孩子天天訂正作業的習慣
發回來的作業馬上訂正,切莫堆積到考前才一次訂正,才能讓學習事半功倍。
4.協助孩子自己整理書包
初期父母可從旁協助,但主角是孩子,切莫幫孩子整理書包,以免養成依賴的習慣、而無法自己負責任。
5.每天晚上要檢查孩子的作業及聯絡簿
聯絡簿是家長與老師之間一個很好的溝通管道,可以多加善用。每天檢查孩子的作業,讓孩子感受父母對此事的重視,切莫將檢查作業的責任完全丟給安親班老師。
三、 家長的超級任務~
1.放心將孩子交給老師,切莫流連教室外
免得會讓孩子分心、更延長孩子適應的時間。
2.每天早上比小孩早起半個小時
自己先做好上班及早餐的準備,以免時間倉促心急而發脾氣。
3.每天有一段時間陪孩子聊天
可以瞭解孩子在學校發生的點滴事物,有問題時可以及早發現、及早解決,並且陪孩子一同成長。
4.重視孩子學習的過程,而非結果與成績
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分數並不代表一切,該重視的是孩子的學習態度及習慣,這才是對孩子在未來漫長的學習旅途上,真正能有所助益的。
5.當孩子不滿意學校的人事物時,家長應協助孩子從正面角度來看待
這樣才能真正協助孩子適應、融入新環境,切莫與之附和批評,以免強化孩子的不良印象。
6.當孩子出現拒學的徵兆或狀況時,應馬上與老師溝通
共同找出問題癥結所在,才能真正治本。
7.父母凡事以身作則,要投入時間與耐心
8.別忘了適時給老師掌聲
四、 親師溝通好幫手
1.親子手冊:包含重要行事、作息表及功課表等,可影印張貼於冰箱上)。
2.教師聯絡方式:利用聯絡簿、通訊軟體、電話等,與老師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讓親師暢談無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