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兵哥
阿兵哥
《馬祖鈞鑒》
還記得我們一起跑過山腰上陡斜的坡道,以傾斜的身體抵抗島嶼的引力。
《馬祖鈞鑒》
海軍指揮部誰也沒有算過,各個駐點營區有多少隻狗,他們被餵養,各自成群,分占所據地盤,但也彼此交誼,而且自有階級大小,非由官授,乃是自由形成。
《馬祖想念.島嶼想像》
我還記得那個早晨,在新兵訓練中心,只有一秒鐘決定未來九個月的去向。
「七號!馬防部,北高地區指揮部,亮島守備隊。」
《島嶼拾憶》
我到連隊報到的第一晚,用餐之後,有片刻的休憩時間,弟兄們留在中山室,或閱讀報章雜誌、或書寫家書、或聊天打屁。
《島嶼拾憶》
剛到單位報到,都兩天了,眼前的海仍是搖晃的,要定睛往遠方望去才能止暈......
《潮.寫馬祖》
抽中金馬獎,著裝筆挺踏步昂然赴基隆報到登船,受訓時我作夢也沒想到,下了外島當兵是那麼回事。
《馬祖.人.愛芹海》
這樓裡看來看去,從醫生、護士到病患全部都是年輕男人,而我在這裡看病,還真該把這棟樓取名「閱陽樓」。
《記憶我島 刻寫馬祖》
各居天南地北或許一輩子永無交集的你我,竟被同一張「籤王」黏到馬祖這座海上堡壘。
《筆墨演藝》
新兵隊、幹訓班因位於高處而常缺水,洗碗水都要回收,用來沖馬桶,其他位於高處的據點、單位也都有相同困擾。
《馬祖,世紀末的告別》
各位弟兄,船即將到達馬祖南竿,預計六點四十分停靠碼頭,請各位官兵、旅客準備行李。謝謝大家,祝福平安。
《馬祖,世紀末的告別》
馬祖南竿三個二兵,今天下午的任務是挖掘及種植一百株偽裝植物。
《馬祖,世紀末的告別》
每天上、下午帶根棍子巡視七、八個據點,天氣好時,北面大陸河山在望,年輕的他胸懷壯志,很想光復河山。
《馬祖,世紀末的告別》
蘇志祥聽教官說東引可以泡茶、看書、「修身養性」,但他心裡還是很不是滋味,傳說中的東引吃口糧、吃罐頭、沒水、沒電。
《馬祖,世紀末的告別》
高登師砲平日砲操的訓練,著重基本動作的訓練確實,所有動作整齊一致,咬字清楚,舉手答「有」都要表現出精神。
《馬祖,世紀末的告別》
各類的球類比賽、歌唱接力、抽獎摸彩活動……等,讓阿兵哥在外地也能感受濃郁的年節氣氛。
《馬祖,世紀末的告別》
忘了昨天,混過今天,不想明天,期待放假天,盼望退伍的一天。
《馬祖,世紀末的告別》
天氣好,又有空閒時,坐在坑道口前的階梯,喝杯咖啡,吃小餅乾,與弟兄聊天或拿本雜誌看,或只是曬曬陽光、看看海,都覺得舒服。
《馬祖,世紀末的告別》
春季多霧,氣候不穩的東引,每個阿兵哥翹首期盼「金門快輪」能準時開航,如果風浪太大,船被迫延航時,阿兵哥真是「心急如焚」。
《馬祖,世紀末的告別》
船艙內空氣悶熱,碼頭上陽光猛烈。一個多小時的清運工作,這一班清運郵件公差早已個個汗流浹背了。
《馬祖,世紀末的告別》
每天清晨六、七點間,馬祖南竿的介壽市場最是熱鬧,可以碰到來自南竿各角落來買菜的阿兵哥。
《馬祖,世紀末的告別》
看常建不吃狗食,他心想是不是狗食不好吃,自己先吃看看。後來經常幫常建梳毛,陪牠玩,才慢慢培養了感情。
《馬祖,世紀末的告別》
有空地就開始種菜,水源則靠接引岩壁滲出的水,漸漸添些雞鴨,再種些果樹類,甚至擴及「觀賞植物」的栽植。
《馬祖,世紀末的告別》
「破冬」、「破馬冬」、「破高冬」、「破亮冬」是亮島弟兄當兵「數饅頭」的幾個重要關鍵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