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引
東引
《馬祖,世紀末的告別》
今年夏天颱風來時,為了安全,所有人管制在據點裡的大寢室,要上廁所時還得頭戴鋼盔,先看看海水有沒有打上來。
《馬祖想念.島嶼想像》
我到東引,純屬偶然,九百人十五個機會,這輩子所曾抽到最大一個獎。
《馬祖,世紀末的告別》
又過了半個鐘頭,直昇機從一處臨海山壁據點正上方掠過。由東引直昇機場望向中柱港,海面湛藍無波,山石陡峭
《馬祖,世紀末的告別》
賴志榮將軍版150份,寫上各單位代號,送至旅部,交由各單位自行取回。
《馬祖,世紀末的告別》
木板釘成四方盒子,可以用揹的,上下坡輕鬆許多。
《馬祖,世紀末的告別》
勝利據點守備位置重要—防衛機場與碼頭,牠的特色是坑道裡火炮齊全,長官常常來巡視。
《馬祖,世紀末的告別》
東引兩棲連的海龍蛙兵是全島最有男人味的單位。
《馬祖,世紀末的告別》
政戰主任史世傑將弟兄的精心創作投稿青年日報、馬祖日報、東湧日報及奮鬥月刊等,帶動了寫作熱潮。
《馬祖,世紀末的告別》
兩棲連早早從連上出發,沿著高低起伏的道路一路跑向東引燈塔。
《馬祖,世紀末的告別》
據點副指揮官游志章形容三甲桶據點雖然地處偏遠,也有些簡陋,卻「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潮.寫馬祖》
當年新兵剛到島上,就接受了學長們給的震撼洗禮,就是支援拿塑膠炸彈去炸山洞當發電廠,有趣的是其中有十分之一是不會爆的炸彈。
《馬祖,世紀末的告別》
小紫澳是東引的一處澳口,澳口兩旁山崖高聳,寸草不生的礁石直落海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