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共分21類:工程技術、化學、文學、史地、生物、地球科學、法政、物理、英文寫作、家事、海事水產、健康與護理、商業、國防、教育、資訊、農業、數學、藝術、體育、觀光餐旅,擇一主題參賽,並採中文或英文撰寫
第一學期: 111 年 9 月 1 日至 10 月 15日中午 12 時止。
第二學期: 112 年 2 月 1 日至 3 月 15日中午 12 時止。
臺北市110年度高中職性別平等教育宣導月-議題探究小論文比賽
鼓勵學生從生活中探究性別平等教育議題,透過小論文之撰擬進行思辨、探究,以落實性別平等教育。
校內初審、全市複審,複審日期約為11月。
臺師大與科技部合作辦理,賽程共有「前測─閱讀任務─後測」三大階段。「前測、後測」提供孩子們快速精確的閱讀能力診斷
賽程分為初賽、複賽、決賽暨國際邀請賽,舉凡日常生活觸及之人文、科學、體育、實作或生活中的勞務、知識及技能皆為競賽考驗項目
第1梯次初賽報名時間自即日起至112年2月15日止,第2梯次初賽報名自112年3月6日至4月5日止,一律採競賽官網線上報名,報名組別分為國內「一般組」及「技職組」,每隊4至6人為限
透過圖片觀察,看見100年的進步,進而思考人類需要。
初賽、複賽於線上辦理,採個人參賽,準決賽及決賽由台灣、香港及新加坡組成跨國隊伍參加。初賽報名於1月底截止。
以高中學生為主,活動內容包括「高中醫療科技創意競賽」以及「醫療科技探索體驗與臨床技能實作」兩大主軸,以「智慧醫療」、「精準醫療」、「全齡健康」,提出團隊創意計畫;並參加台灣醫療科技展期間實地見習、探索先進醫療科技應用。
競賽採團隊參賽,每組由3~5名學生及1~2名指導教師組成,可跨校組隊。報名時間由參賽團隊代表人自簡章公告起至112年11月28日前。
聯華電子辦理綠獎,支持國內生態團體,總獎金為新台幣400萬元,期待透過綠獎的轉型,扶植綠色新創積極找出解方。我們期望藉由綠獎的拋磚引玉,實現企業與環境的共榮,為臺灣生態環境,建立起堅實的守護。
說明會:4-5月、報名:8/31截止、入圍:9月、得獎:11月
第一學期: 每年 9 月 1 日至 10 月 10 日中午 12 時止。
第二學期: 每年 2 月 1 日至 3 月 10 日中午 12 時止。
初賽由各校自行辦理,由學校統一報名複賽,複賽日期約2月底。
初賽:各組取前5名、佳作30名,初賽各組獲前5名、佳作者皆可參加全國總決賽
報名:9月、比賽日期:10月初,決賽:12月初
短篇小說獎、散文獎、新詩獎、小品文獎,投稿日期:7月~8月
短篇小說獎、散文獎、新詩獎,收件:3月~5月(以郵戳為憑、逾期不受理),揭曉:7月中旬
篆隸楷組、行草組、篆刻組、臨帖組,報名:11月底截止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英文作文』及『英語演講』比賽
進入活動網頁線上投稿,限用英文書寫,字數限450~700字。 報名:9月~11月
競賽項目:分為個人組、論文組、繪圖組等。由高中各校辦理校內初賽,依推薦獲評選結果參加區域複賽。
通過區域複賽者,可參加全國決賽。
第一階段研究計畫書面審查:7月。
第二階段研究成果發表:10月。
對經濟學、財務金融和商業有興趣者,可報名挑戰跨領域素養及創意問題解謎(英文)!
操作ArcGIS StoryMaps應用程式,可通過地圖訴說主題故事。
包含故事地圖的整體設計、影響性及原創性;有效的利用 GIS 及 StoryMaps 平台;圖資視覺化呈現及加值運用;影片講解與理念說明。
每隊3人,2月報名、5月繳交作品、7月公告得獎名單。
激發高中生認識臺灣地質公園及地景保育。藉由閱讀地景、書寫地景,紀錄臺灣獨特的地景風貌。(地景:至少包括地質地形、氣候水文、生態等自然環境,及作用其中的經濟、社會、文化、聚落等人文活動)。
2月繳交作品、3月公告得獎名單。
競賽主題「AI for All:共創智慧、包容未來交通」,旨在激勵全國高中職學生跨足科技、設計與社會學等多領域,從生活中發現交通運輸的潛在問題,進而提出創新且具實踐性的解決方案。參賽隊伍需以「做中學」的精神,透過現場調查、資料蒐集與數據分析,並結合專家業者訪談,深入探討交通現狀與用路人需求,從而設計出兼具科技創新與人本關懷的智慧交通方案。
每隊4人,3月報名、4月繳交作品初稿、7月繳交作品定稿、8月口頭發表後公告得獎名單。
參賽作品須以《公民行動方案》(Project Citizen I)教材為主,就行動方案4大步驟:(1)說明問題、(2)檢視得以解決問題的各項可行政策、(3)提出我方公共政策議案、(4)擬定行動計畫,加以實作,並製作四大步驟展示板於決賽時現場發表。
每隊6人,10月報名、2月繳件。
透過網路闖關競賽活動流程的設計與進行,以加深國中、高中職(含五年制專科學校一、二、三年級 ) 學生對於「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入口網站的了解及應用,並熟悉生活相關法規與規範,建立知法守法的觀念。
網路初賽8月至10月,現場決賽11月。
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報名:10月、競賽:11月
個人參賽,作品題目自選,類別共分為: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數學、電子電機、機械、資訊等。
報名:3月~5月、決賽入圍:7月、成果報告書繳交:9月、決賽時間:9月
科普書籍導讀文競賽,延伸參考資料:https://case.ntu.edu.tw/scinarrator/wordpress/?p=5978
報名與投稿期限:2023年8月21日(一)中午12時起,至2023年9月17日(日)中午12時止,逾時不予受理
筆試初賽:10月底(地點:國立清華大學),實驗決賽:11月初
即日起至 112年4月底止,小論文研究主題為基因工程、細胞培養、基因重組、免疫療法、基因晶片等生技醫療相關主題概念或技術。
各校至多2隊,每隊3~5位學生,採網路線上報名(10/24中午十二點開放,至112年1月19日截止)
以個人身份且獨立研究之作品參賽,使用的數學知識與工具並無任何限制。
初賽:書審方式、複賽:2022年複賽採線上影片評分方式、決賽:實地進行
校內初賽前三名,報名:10月、競賽:11月
上下學期各三場:3月/10月、4月/11月、5月/12月
提供有志於參加程式設計競賽的新手結識與交流的場合, 活動內容:個人解題賽、解題分享、歡樂摸彩、團體趣味競賽、經驗交流等。
報名:11月、比賽:12月
臺灣大學主辦高國中小程式解題競賽,報名:10月、初賽:11月、決賽:12月
集結各縣市高中職之學生程式競賽好手組隊互相切磋,介紹成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特殊入學管道及其相關資源
比賽:8月,以團隊競賽形式進行,每組2~3人
以生活化人工智慧加值雲端應用為主題,鼓勵學生運用雲端AI服務,針對生活化的議題設計創意應用所辦理之競賽活動。參賽作品之呈現必須同時具備以下2大要素:
針對生活化議題(食、衣、住、行、育、樂)之人工智慧加值雲端應用。
雲端資源應用:限用AWS雲端資源,並至少包含人工智慧相關之元素(複選階段競賽作品中必須指出運用何種雲端資源)。
報名:5月初,海選:5月中旬
個人或是團隊形式參賽且不限同校(一份作品之作者至多3人),收件截止日期:12月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