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須知:
應付緊急事故的方法
迷路
- 保持鎮定,全隊集中在一起;經常點算人數;
- 根據迷路前已知的最後方位,找出目前位置;
- 決定應 否折回,或前往一個地勢開揚的地方,又或留在原處;
- 若決定留在原處,應設法特顯所在之處,如利用電筒或哨子發出求救訊號。(如連續吹哨子、閃亮電筒或舞動其他物件六次,每隔一分鐘重做一次,以吸引救援人員的注意);
- 可用手提電話或對講機和別人聯絡。
山火
驚慌只會虛耗力氣及導致判斷錯誤。因此,應保持鎮定,如非必要,切勿奔跑,並嘗試採取以下方法逃生:
- 扔掉易燃物品及非必要的裝備;
- 多喝水及把手帕和衣服弄至全濕;
- 遠離茂密的草木或樹叢;
- 朝山火的相反方向、側面或後面逃走;
- 如遇陡峭的斜坡,避免繼續向上爬,應盡量向下走;
- 當心掉在地上的電纜及墮下的燒焦樹木,並覺風向的轉變。
如果火焰已截斷逃走路線,組長/組員應:
- 用適當的衣物(不含人造纖維)掩蓋身軀;
- 在濃煙中盡量減少呼吸,俯身向下;因接近地面的空氣較為清涼及清新;
- 用全濕的睡袋(可能的話)或濕泥覆蓋身軀;用濕透的手帕或布掩蓋口鼻;
- 可能的話跳入蓄水池或河流,用浸濕的衣物掩面,以隔離煙霧;
- 在衣服著火時貼地打滾,或用其他衣物(例如毛衣)或氈子把火悶熄;
- 找尋下水道、渠道、地道等地方躲避,並扔掉所有易燃物品。
傾盆大雨
大雨通常會導致水浸及令到溪流水位急速上升,形成危險的山洪,有時甚至會沖毀橋樑或行人徑。如溪流水位上升及膝,便不宜徒步涉水。除非生命受到威脅,否則應盡力避免在大雨中涉水渡河。若要渡河,最佳選擇仍是使用橋樑。
熱痙攣、熱衰竭及中暑
- 熱痙攣:出現疼痛的肌肉痙攣現象,而且可能連續地發作,甚至到肌肉顫抖的程度。治療及預防的方法就是除了補充足夠的水份外,也要攝取適量的鹽分。
- 熱衰竭:症狀包括無力倦怠、口渴、頭暈、噁心嘔吐、焦躁不安、頭痛等,有時候熱衰竭會演變成為中暑。大多數神智清醒,體溫上升,看來蒼白,大量流汗。 治療則是儘速將病患移到涼爽的環境,同時給予稀釋的鹽水飲用。
- 中暑:主要症狀是體溫非常高,皮膚乾熱而無汗,病患心跳很快而且血壓過低。早期中暑的症狀以中樞神經系統為主,包括頭痛、講話不清楚、出現幻覺、神智不清,可能惡化出現類似癲癇發作,甚至到重度昏迷的程度。中暑時應立即使用冷水降低體溫,用濕毛巾或用淋水方式均可,將病患移在陰涼處,使用電扇或冷氣幫助散熱,或立即送醫治。
一般處理身體不適的做法
- 留意組員不適的徵狀,提醒參加者如有任何不適,應及早知會老師/導師;
- 如組員感到不適,應讓他/她躺在陰涼及空氣流通的地方,解除衣物束縛,雙足翹起;
- 若組員清醒,可給予適量清水以補充失去的水份;
- 如有需要,可用毛巾濕敷或扇涼方式降低患者體溫;若情況嚴重,則需盡快召援醫療隊伍。若患者失去知覺,應立即送院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