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 (S):閉合電路的原理、正負電壓的使用、電流與舵機的關係
💻 科技 (T):透過編程讀取訊息、處理、判斷、邏輯、控制輸出
🔩 工程 (E):設計不同裝置、思考創造
📈 數學 (M):以圖表顯示數據
我們在中一、二時,已學習使用micro:bit的基本操作,包括編寫程序、載入電路板及執行。
micro:bit在主板上已有以下的輸入/輸出裝置:
輸入:按鈕A/B、陀螺儀、動態感應器、溫度感應器
輸出:5x 5 LED燈
傳輸: USB連接、2.4 GHz藍牙傳輸、射頻傳輸
可參考 https://tech.microbit.org/hardware/
連接:19個可連接其他裝置的腳位 (不是只有 P0 , P1, P2 嗎 ?)
新的micro:bit版本,加入了喇叭、話筒、輕觸按鈕等,亦加強了無線通訊。
同學早前應已購買了擴充板 Basic:bit。透過Basic:bit,我們不需使用鱷魚夾,只用杜邦線便可連接裝置,方便連接。
但是由於basic:bit的限制,只能接駁三個裝置 (P0、P1、P2)。對於同時多種輸入及輸出裝置,basic:bit便不能應付。
此外,若同時連接多種裝置,micro:bit未必能足夠電力供應,往往造成電力不足而令裝置失效或不能啟動。
Basic: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