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入學要具備的12大能力清單
2021年6月15日/分類: 最新文章, 社交與情緒 /作者: 天才領袖團隊
薛老師建議爸比媽咪們協助檢核小一新生十件事:
1.會寫自己的名字
2.可以專心聆聽至少25分鐘
3.會自己處理大小便
4.會自己用餐、提醒自己補充水分
5.會自己穿脫衣物
6.會自己收拾書包物品
7.學會自己洗頭、洗澡
8.能確認自己的上下學方式(哪天才藝、哪天要坐校車、家接要走哪個校門)
9.會說出自己父母或家人的緊急聯絡電話
10.經過師長提醒,能修正不適當的行為
簡單五招,開學收心操!
作者:李佩芬 出處:親子天下
漫長暑假結束前,爸媽可以怎麼做,幫孩子收收心、做好開學準備?為避免孩子開學後出現「放假症候群」,家長不妨從現在開始,不著痕跡、輕巧的來個「開學收心操」,只要簡單五招,幫助孩子做好整裝待發的心理準備。
面對即將來臨的新學年,為避免孩子開學後出現「放假症候群」,家長不妨從現在開始,不著痕跡、輕巧的來個「開學收心操」,只要簡單五招,幫助孩子做好整裝待發的心理準備。
收心操第一招
請孩子拿出暑假作業,盤點應該完成的作業有沒有遺漏或需要補充的,尚未完成的部分,請孩子訂出完成時間。有些須利用假日參訪社教機構、旅遊景點的心得類作業,要提前規劃進行,千萬別開學前一週才「全家總動員」幫孩子寫暑假作業。
收心操第二招
至少開學前兩星期,就要悄悄釋放「快開學」的訊息,減少看電視、玩電腦遊戲的時間。若暑假經常晚睡晚起,現在開始,「爸媽牌鬧鐘」也要逐漸上緊發條。例如晚上提前半小時、清晨提早半小時播放床邊音樂;若中午有午睡習慣,也要漸次調整至午睡時間,讓孩子逐步接近上學後的規律作息。
收心操第三招
隨著起床時間調整,飲食方式也要改變。放假時可能因起床較晚而總是吃「早午餐」,開學前一週務必要調整到「早餐與午餐分開」,以免影響早上課程學習。
暑假期間,孩子吃零嘴的機會增加,此時也應開始逐步遞減。維持三餐加一次點心時間,以免開學後孩子總是飢腸轆轆,上課注意力無法集中,影響學習效果。
收心操第四招
千萬別忽視「一朵小花」效應。找一天讓孩子自己動手,參與整理書房、書桌,添購文具用品、參考用工具書。或至少在開學前一天,準備開學所需的文具或書包,營造「新學期、新希望」的氣氛。
收心操第五招
新學期開始前,面臨新入學、轉換學校、重新編班的孩子,父母可以伺機提醒「交朋友」的小技巧,例如主動幫忙同學、保持微笑、讚美他人、對人有禮貌等。家長也別忘了預留時間,務必排除萬難,參加開學後的親師座談會或說明會,讓親師之間有良好的第一次接觸。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20977-做好準備,快樂上小一/
請使用上面連結觀賞文章
日本千人調查,早起孩子學力表現佳
作者:陳念怡 出處:親子天下
學力和生活習慣,有何關聯?日本goo Research公布一項最新「小學生千人大調查」,剖析小學五、六年級生的晨間習慣對學力的影響。結果顯示,學業成績較佳的學童,六成以上習慣在早上7點前起床,且不用父母叫起床;至於屢屢賴床的孩子,成績表現普遍不佳。而講求營養均衡、全家共進早餐的家庭,孩子的成績表現也較佳。
千葉大學教育系教授明石要一分析,培養生活自理能力,確實有助於孩子的學業表現,而早睡早起吃早餐,更是提升學力的不二法門。
洪蘭:有禮走天下
作者:洪蘭 出處:親子天下
其實,在文明社會中,有問有答是基本禮貌。晚輩對長輩怎麼可以愛理不理,高興才回答、不高興就不回答呢?杜威說:生活即教育。「禮貌」是一個需要從小、從生活中教的習慣...
有一天在朋友家,她念國二的兒子正好放學回來。他看到我們並未打招呼,也沒喊他媽媽,便直接穿過客廳進去裡面。朋友有點尷尬,就先跟他說話:「你回來了?今天課上得還好嗎?」孩子還是不答腔,自顧自的進了房間。很奇怪的是,我聽到鎖門的聲音。我驚愕的望著朋友,她自我解嘲的說:「唉!現在孩子都是這樣。」我很不以為然,這不是理由,因為也有孩子不是這樣。這是沒有禮貌,這孩子被寵壞了。
我小時候放學回家是先要去喊母親,說:「媽,我回來了。」然後看今天家中有什麼事需要做。母親說家是大家的,所以家事要大家做;長輩走進房間,小輩要站起來,不可以大剌剌坐在椅子上不動;別人跟我們說話,不論是誰,都要很有禮貌的回答,她不要別人說她的孩子沒有家教。母親的這些要求後來變成我們出社會後待人接物的態度,也真的讓我體會到「有禮走天下」這句話。
其實,在文明社會中,有問有答是基本禮貌。晚輩對長輩怎麼可以愛理不理,高興才回答、不高興就不回答呢?杜威說:生活即教育。「禮貌」是一個需要從小、從生活中教的習慣,它直接儲存在大腦神經連接的突觸上,哪怕這孩子將來得了失憶症,他小時候學的習慣並沒有丟掉。父母不可以推諉掉這個教養的責任。
後來跟學生談起這件事。一個學生說:「大人也是一樣呀!我們跟父母講話,他們也是愛理不理的。」另一個說:「我爸從來都不曾正眼看著我說話。」還有一個說:「我們才不敢回答,每次回答都被老師說強辯,反而挨打。」我才明瞭「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原來是大人說話也不客氣,給孩子做了壞榜樣。
我想起曾接過一通電話:「喂,你是那個洪什麼嗎?有人託我帶東西給你。」原來我妹妹在美國的學校教書,把他們多的英文書託人帶回來捐到山地去。這人很熱心,但是很沒有禮貌;還有一次在宴會上,坐我旁邊的企業家飯後端起茶來咕嚕咕嚕的漱口,然後吞下去。剎時,我全身雞皮疙瘩都起來。這行為只可在洗手間做,不可在餐桌上做。報上有讀者投書說:幾十個學生下公車,卻沒有一個人跟司機說「謝謝」,我們社會怎麼進步到連這些最基本的禮貌都沒有了呢?
「禮」是社會運轉的潤滑劑;無禮,社會就會充滿暴戾之氣。現在的孩子在家中父母無暇教,到學校又忙著學那些出社會後用不到的方程式,使得真正該學的沒有時間學。其實我們中學課程教太多太深的知識,中學的教育應該是通才教育。因為大部分的人不需要高深的學問才能就業,但是他一定要有普通常識和進退應對的禮貌,事業才會順利。
教育是為學生出社會做準備,就請學校從禮貌開始教起吧!
孩子,外面世界絕不會輕易原諒你
出處:網路文章,如有觸犯著作權法,敬請告知。
這是一個真實的事情:
兩名高中男生圍毆老師,還對著鏡頭嘶吼:“我是學生,你們能把我怎樣?”
這就是被《未成年人保護法》餵得無知無畏的學校學生!
本文是一位老師講述的四段小故事,告訴各位家長及孩子,
親愛的孩子,老師是不能把你怎樣,但外面的世界可以把你怎樣。
(一)
我有一個學生,喜歡鑽研數理,卻走路慢慢吞吞總愛遲到,同學給他起了個雅號叫“愛遲到”。後來他被父母送到英國念高中。
有一次回國,他給我們講了個經歷,卻對自己感觸很深。
原來他假期去一家華人開的中餐廳打工,結果第一天上班就遲到了五分鐘,於是直接被解僱了。
他沒有想到,第一次因為遲到所受到的嚴厲懲罰,竟是丟了飯碗。
而最令他醍醐灌頂的,是那個華人老闆的最後忠告:
[小夥子,如果我不解僱你,你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殘酷!]
在台灣式教育的嬌寵之下,連讓學生罰站也如走鋼絲,遲到自然可以逍遙法外。
但多年以後,因一種積習所引發的重創,這該是多麼深刻的領悟啊!
(二)
前幾日有個新聞:
一名台灣留學生為了和女友約會,未經同意,私自闖入女友的寄宿家庭,被警察以“私闖民宅”的罪名逮捕了。
這個熱戀中的大孩子怎麼都沒有想到,一次浪漫的約會竟會約來荷槍實彈的警察。
校園裡的溫和與包容,讓我們已經習慣了肆無忌憚地侵犯別人的領地,
可以把同桌的課本藏起來,
可以在別人的背後畫烏龜。
但外面世界的秩序和文化卻各不相同,所以,這次你不是被警告,是你被捕了!
(三)
記得很多年前當班主任時處理過一起校園單車失竊案,案情很快就水落石出,主角就是班上的一個”媽寶”孩子。
單車物歸原主後我將他和他的家長叫來,準備和犯錯的孩子和家長好好聊聊,
他的父親卻說:“我們家不差錢,孩子就是一時貪玩而已,說多了會傷害他的自尊。”
也許,這位天真的爸爸認為,有錢即不算竊,貪玩就不犯法。
這孩子前年發財了,開名車,出手闊綽 ,
原因是幫朋友運毒兼販毒,後來被印尼政府抓到判死刑,還沒執行就在牢裡被凌虐而死,他的父母到他死後還是認為他的孩子很乖只是愛玩而已。
(四)
台灣小孩常常隨手一杯泡沫茶飲,喝完了就隨手一丟,丟山邊,丟海邊,在社區, 想到就丟,就是不丟在垃圾桶,
不信請到各大景點看看周邊的垃圾和菸蒂,
開車族及吸菸族也一樣,垃圾想到就往外一丟,反正罰很輕,又沒人舉報,也不管清潔人員的辛勞,
殊不知每年掃馬路的清潔人員被撞死的很多位,慘死的比率又是世界第一,
反正跟詐騙案件一樣,沒什麼罪,也沒自己的事,
友人的朋友拿國際駕照去加拿大國外自助旅行,
習慣沒變,垃圾隨手搖下車窗就向外一丟,後方車輛為了閃避,2死2重傷,
上了法院,跟法官說人又不是我害的,不過是隨手丟個垃圾罷了,有那麼嚴重嗎?
最後被被害家屬請人”私刑處理",目前已經不在人世。
其實,我只是想叮囑一句~~孩子,長大之後沒有兒戲,校園之外沒有溫室!~~
請記住,外面的世界絕不會輕易原諒你!
是的,親愛的孩子,老師是不能把你怎樣,但外面的世界可以。
家長,你可以原諒孩子,但外面的世界不會輕易原諒,孩子的成長裡沒有兒戲。
我們總希望孩子學習學校考試的東西,但不重視家教和門風,連做人的常識與底線都不知。
有一次聚餐,朋友帶著孩子,孩子爬上桌,像飛輪一樣轉動菜臺,什麼好吃就往自己嘴裡搶,大人根本沒辦法伸筷子。
我問朋友,你為何不管管孩子?
他說,現代教育要讓孩子自由,不能拿老一套束縛孩子。
他沒有想過,一個孩子最後是要成為公民的,是要進入社會的,如果漠視別人的存在,當別人的權利受到傷害的時候,他的天性能保證他一生的幸福嗎?
如果一個孩子沒有被自己的爹媽管教,那他被社會修理的時候會付出怎樣的代價?
所以說,
好門風能教我們做人的涵養。
好門風一代一代的傳承,能讓我們在這個迅疾變化的時代裡,找到內心不變的溫暖,找到屬於自己的真正的人生價值和秩序。
假如你自己看完後有感觸也認同!一起分享吧!
一起為臺灣未來的希望而努力,因為這裡是我們的家!
出處:網路文章,如有觸犯著作權法,敬請告知。
教出好情緒-
小一新生家長必讀的情緒寶典|跟著專家這樣做,克服孩子的壞情緒
2021-06-09 00:00 (更新:2021-06-09 14:55)
by 楊芸懿整理(親子天下Shopping)
開學收心操,避免開學症候群!
作者:姜佳妤
快開學了,讓我們利用一些小撇步,和孩子一起收收心吧!
「大人先收心」
「孩子的收心操」
1.作業檢查
2.早睡早起
3.產生期待的心情
4.準備學用品、清理房間
5.飲食運動、健康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