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與表達,都是問題解決的基本能力。失敗,就是發現觀點的最好時機。學生們很容易因表面的成就,就輕忽步驟與流程的重要性。以營隊中的活動----做焦糖布丁為例,連續煮了三次的焦糖,從糖融化的液體,以為焦糖成功了,心急著用湯匙去攪拌結果出現反砂現象,焦糖液體成了糖結晶,最後怎麼烤也烤不化。為了使牛奶內的糖融化,加熱過頭的牛奶液體,使牛奶中的蛋白質萎縮,結果布丁的凝固狀態不好。雖然隔天吃著凝固度不佳的烤布丁與硬梆梆敲不開的糖液,學員們還是很開心,有的人還一次吃掉四個。大家也從這課程中學得一課,千萬不要小看經驗與步驟,一個小小的烤布丁,是耐心、知識、溫度的控制等所有成功的總和。從失敗中吸收有建設性的意見,進而吸收內化,所有的失敗經驗都會是下次成功的基石,體會與實作,讓自強國中的孩子都是越挫越勇的生活達人。
賈伯斯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創造力,就是將事物連結起來的能力。」,而『經驗』就是創造力產生的關鍵能力。身為教學者,有時不禁思考,在課堂中我們教導學生許多解題的方法,但學生自己面對考試時,卻無法從記憶裡找出關聯性的線索,或許學生欠缺的並不是知識點的記憶,而是缺乏自我實踐與練習的經驗。以此次的巫婆手指餅乾為例,當學生急躁的想將雞蛋快速拌入奶油中,得到的結果是油與水分離,奶油看起來浮在水上的泡沫渣,當你修正成不疾不徐注入蛋液,緩慢的均勻混合,會發現奶油與蛋液均勻地水乳交融,成為細滑的奶油霜,蛋黃在奶油與水之間成了乳化的界面活性劑,當學生們理解這原理,區別與皂化反應的差異之處,這也是難能可貴的學習經驗。透過手動操作,從失敗到成功,他們學得的失敗經驗不是失敗,而是成功的條件與細節,享受著香香酥酥的餅乾,軟滑滑的布丁,都是心靈上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