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自強國中的科學趣味競賽的舉辦已有十多年的歷史,就像是奧林匹克運動的一期一會,是每一屆的八年級學生必須參與經歷的賽事。這項活動動員所有的自然科領域科任教師、導師與行政人員之力,帶領所有八年級的同學,經由投石器的製作,體驗課本中力與力矩的作用與效應;透過紙飛機的擲遠、擲久競賽,了解紙飛機的飛行原理,在飛行的過程中所需承受的升力、阻力、推進力與重力,讓抽象的理論概念呈現出更實際的生活運用。當然,除了科學的知識,學習若無『人文』承攬所有行動作為的中心思想,這樣的教育是空泛的。教育的使命,應該是教育學生如何從原理的理論縱深,理解學習的哲學價值。從辨識問題與解決問題中,理解人文素養所需具備的各種面向,『理性』與『科學』則是讓學習別具意義的囊中利器。
活動從文化的角度出發,古時的人,為了生存,在生活中不斷的開發與創造。象棋裡的『炮』,原記為『砲』,在還沒有火炮的時代,投石器就是古代最具威力的長程攻擊武器,用來抵禦外侮。阿基米德的發明,改變了戰場上戰爭策略,槓桿原理更改變了人類的文明。我們要呈現給學生的就是這種鑑往知來的學習概念,讓學習具有更豐厚的文化意義。現在的我們,要帶領孩子透過玩樂手作,為未來的學習做預備,為生活的議題形成先修概念,經由課程的閱讀與手作,學生能在製作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並找尋工具與策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