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固球運動引進我國之探討(1977--1979)
摘要
筆者從事教育工作中,發現國小學童參與巧固球運動,受傷少,有趣且全身運動量大,深受學童喜愛。實際參與推展中,發現台灣巧固球運動在國際間運動項目中穩得第一名而且擔任過12年國際巧固球總會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Tchoukball(簡稱F.I.T.B)的會長,都是特別之處,引起筆者想了解當時引進推展動機,藉以了解日後之推展。
本研究目的主要在探究台灣巧固球運動傳入發展之過程,採用文獻分析法及訪談法,從當時的傳入背景談起,來了解巧固球運動在民國66年引進時期到民國68年正式加入國際巧固球總會前,巧固球引進台灣推展的情形。
民國66年3月蔡敏忠、方瑞民參加國際體育聯盟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ducation Physique(簡稱F.I.E.P)年會時,因為我國F.I.E.P會籍問題,去英國拜訪當時F.I.E.P兼F.I.T.B秘書長的安德魯,並說明願意學習在F.I.E.P會場上介紹的最新運動--巧固球,因為相談甚歡,4月12日我國亦取得F.I.E.P的代表權,方瑞民事後帶回巧固球規則及買1組網架回台灣推展。
當年5月在省立基隆中學及師大體育館舉辦研習會開始推展巧固球運動。剛引進時期幾乎以講習會為主,利用社區資源,且集中在台中市。直到民國67年4月23日中華民國巧固球協會成立後,正式主導全國巧固球業務之推展,到民國68年10月22日台灣正式加入國際巧固球總會。同年11月3日補選常務理事,並改選劉正豐為第二任理事長後,台灣巧固球漸漸蓬勃發展。
關鍵字:台灣、巧固球、體育史
聯絡住址:821高雄縣路竹鄉社南村道德街74號 Http://laida.lzp.ks.edu.tw/tchouk
聯絡電話:07-6969920-32.6973691.0937374407 傳真:07-6975784
壹、 前言
巧固球是台灣單項運動中,曾經擔任國際單項運動總會會長且參加單項運動世界盃的比賽穩得第一名的單項球類運動。為何有如此優異之成果?筆者參與實際推展工作。覺得巧固球深受學生的喜愛,更加引起筆者研究巧固球之興趣,然而目前巧固球運動面臨「非亞奧運」項目之危機,所以探討初期引進巧固球運動,以了解推展之過程更是重要,又由於這個課題尚未有人研究,綜合上述理由,引發筆者研究之動機。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主要在探究巧固球運動引進我國之發展過程。以資料蒐集輔以人物訪談為主要的研究方法,蒐集相關史料,加以綜合、分析、考察得到的研究結果。研究範圍為民國66年至民國68年共2年8個月。對象為當時全國協會幹部、FIEP和FITB之幹部,台灣各級曾推展過巧固球之學校、各縣市體育會巧固球委員會等。
當時之公文、活動記錄最遠已超過24年,且當時推動之全國協會幹部,縣市縣市體育會巧固球委員會、教育部長官、教練、裁判已更換數次,史實之訪談難能周全。加上現今巧固球因為非亞奧運項目,仍屬冷門運動,參與活動者減少,而且全國協會搬家數次,筆者只能從方瑞民教授贈書及e-mail給當時FITB人員、講師或聯繫協會幹部、參加人員的口中得知較詳盡的敘述;或書籍、期刊論述少,或有心記述者少,或因史料、公文的保存不甚受到重視,蒐集不易,對於部分課題,無法詳細探討,此為本研究之限制。
貳、 巧固球傳入我國之初期階段(1977-1978)
一、 傳入緣由
民國66年4月1日蔡敏忠與方瑞民代表我國參加在比利時的烈日舉行的「國際體育聯盟年會」,年會中因為我國F.I.E.P代表權問題未解決,該聯合會秘書長英國籍安德魯教授對方瑞民教授非常冷漠,6天的會期結束後一直沒有改善。方瑞民教授並未因此而放棄爭取正名的機會(萬清和,徐木秀 3),因為與會中看到大家在玩一種世界最新球戲叫做「巧固球」(Tchouk)(方瑞民 86),在4月9日他趁搭機飛往英國準備參加4月11日在比利時的烈日市(Liege)舉行的世界體育史年會之際,趁者這段空檔時間,趕到英國雪星德南鎮(Chelternam)的聖保羅學院(College of the Saint Paul)拜訪當時F.I.E.P及F.I.T.B秘書長的安德魯並說明願意學習巧固球運動,亦希望回台灣後推展巧固球,請安氏多指教。安德魯士教授說到會場再說。但是以有人請教於他有關巧固球之事頗為高興,方瑞民亦向其學了4招式(廖條文 90),因此藉「巧固球」傳授之媒介,替他們聯繫了珍貴的友誼。於是安德魯教授便在4月12日透過一件正式公函中(John Andrews 68),正式承認台灣取得F.I.E.P的代表權。方瑞民教授事後向英國第一個做巧固球網的Brabow Engenering買1組網架大約30英鎊及帶回英文版的巧固球規則回台灣(Daniel Buschbeck 90),回台灣之後,立刻聯絡其省立體專學生服務於萬華國中的廖條文到方瑞民的住所商討推展「巧固球」之相關事宜(廖條文 90)。
二、初期推展概況
(一)、辦理講習會
民國66年5月28日在省立基隆中學的教學輔導會示範巧固球,5月29日晚上在師大體育館由師大體育學會舉辦「巧固球運動研習會」,開始推展之相關業務(萬清和,徐木秀 3)。8月15日假廖條文之學校萬華國中及華江女子國中主辦教學輔導會,示範巧固球。8月20日我國主辦亞太地區中小學體育教學觀摩會,假台北市立體專示範講解巧固球運動,特別邀請安德魯教授前來介紹巧固球,並赴台北、台中示範(萬清和,徐木秀 4)。基本上透過學校之推展及示範,讓大家了解什麼叫巧固球及如何學習,是當時首次推展之方式。
(二)、研發器材
方瑞民教授回台灣後,以3號手球來修正重量,使巧固球合乎國際標準,最後亦成自己的特色,有「巧固球」產生(鄭尚志 90電訪)。當時帶回之2個網架,因為研習後,各校需要設備,廖條文建議取得國際巧固球總會認可,方瑞民教授打電話去英國問John Andrews,John Andrews請其問瑞士之布蘭德博士之夫人,她又去問國際巧固球總會,然而當時國際總會會長TH. Werey於台中推展時的8月21日曾發文,需要台灣達成二項協議,1 是支付FITB 5%以為專利費,5%給唯一獲准製造之廠商—日內瓦巧固球推展公司。2是專利費需要每3個月付訖,否則缺乏網架之巧固球賽無從推展(TH.Werey 66)。國際巧固球總會擔心台灣人模仿製造,所以台灣始終無法取得專利權(鄭尚志 面訪)。
因為無法取得專利權,所以廖條文沒有做網架,他曾去屏東縣、台南縣及高雄縣沿海看看有沒有做漁網的,估價看看需要多少錢。最後請一位在中壢開體育用品社的陳原隆製作初期巧固球網子,開始的網子和拿回來的網子彈力差很多(廖條文 90);經過了半年,才由鄭尚志去屏東縣找其朋友蔡日昇(當時服務於東港之慶發魚具)做網片(蔡日昇 90),他去高雄找人做網架,組合的網子叫做亞泰牌(鄭尚志 90面訪)。
(三)、尋求社會資源
因為方瑞民教授亦在省立體專任教,認識當時任職於台中YMCA的莊善昌,請其協助,所以初期在台中基督教青年會配合台中市教育局大力推展下,舉辦全市巡迴講習,裁判講習及去各學校及單位推展(獅王運動露營器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1-4)。並於民國67年5月6-7日在台中市光復國小舉辦全國第一屆巧固球錦標賽,共有19隊參加(詹德基 14)。然而因為莊善昌到台北佳能公司(全國協會理事長董炯雄之公司)當經理。台中市因為初次指導,網子彈力不好,技術規則亦未完備,學校普遍覺得不好玩,所以無法推展起來。是台灣最早有縣市委員會(附屬於YMCA)亦最早結束(謝天助 90)。
表一:台中地區初期推展研習等活動一覽表
年 月 日 台中推展之經過
66 8 20 台灣主辦亞太地區中小學體育教學觀摩會,假台北市立體專向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代表示範講解巧固球運動,特別安德魯教授前來介紹巧固球,並赴台北、台中示範
8 25 台中市巧固球運動研習會,假省立台中體育場籃球場舉行
9 23 私立中國市政專科學校體育組,假該校運動場主辦巧固球運動演示會
10 19 台中市巧固球巡迴輔導研習會由YMCA、中正國小、忠孝國小、忠明國小、成功國小、黎明國小示範
10 20 台中市巧固球巡迴輔導研習會由YMCA、光復國小、忠信國小、黎明國小示範
10 21 台中市教育局和台中市YMCA,主辦台中市縣巧固球裁判研習會,在YMCA第一教室講授,光復國小示範;台中市巧固球巡迴輔導研習會由台中市YMCA主辦,春安國小、僑孝國小示範
10 22
台中市巧固球巡迴輔導研習會由國立中興大學和台中市YMCA主辦,假中興大學運動場示範
11 1 台中市巧固球巡迴輔導研習會由台中市YMCA主辦,育英國中、國光國小、力行國小、省三國小示範
11 2 台中市巧固球巡迴輔導研習會由台中市YMCA主辦,計有逢甲學院、光明國中、中國醫藥學院參加
11 3 台中市巧固球巡迴輔導研習會由台中市YMCA主辦,大理國中、育仁國小、進德國小示範
11 16 台中巧固球運動指導法研習會,由台中市YMCA和台中市政府教育局及全國體育協進會主辦,假YMCA第一教室講授,光復國小操場示範
筆者參考獅王運動露營器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附表)巧固球運動在國內推廣情形>《巧固球運動簡介》。民66年。彙整而成。
由表中可知道,初期推展重心是在台中市,而且幾乎都靠YMCA及市政府的協助。當時亦請安德魯教授來華指導,而且為了因應至各校推廣,和當時F.I.T.B會長討論網架問題,因為F.I.T.B怕反傾銷,無法授權。然而台灣最後還是自己製造巧固球之網架。
參、中華民國巧固球協會成立過程
一、籌備成立大會
為了日後推展之方便,廖條文建議成立全國性協會主導推展,他找其體專學弟亦是雲林縣同鄉的謝天助幫忙(廖條文 90),民國66年9月由方瑞民等53人發起成立中華民國巧固球協會(以下簡稱全國協會),當時廖條文參考各協會之組織章程,打好章程送內政部,因為筆誤或內容不符,跑了20多趟。還好當時遇到陳榮盛在內政部,予以協助才於民國66年12月28日內政部之合內社字第765959號函核准三個月內成立全國協會,民國67年3月17日召開發起人會議及第一次籌備委員會議,因籌備不及,決議申請延期一個月,第二次及第三次籌備委員會議於當年3月25及4月12日召開(中華民國巧固球協會籌委會 5-6)。
該組織表中可以看出當時創立巧固球之重要人員,主任委員是方瑞民、執行秘書是謝天助;文書組是陳龍雄及張秀梅;事務組是廖條文及游敏昭、選務組是童文俊及陳忠全、議事組是高勇義及江界山等人。而在之後之活動秩序冊中。皆能看出該人員之努力(歷年秩序冊 68-90年)。
二、成立後之組織概況
台灣巧固球運動一直以來都是靠全國協會在主導推動,受限於屬於人民團體,
是內政部所管轄,所以組織皆是依人民團體組織法之規定。
民國67年4月23日中華民國巧固球協會正式成立於國際學舍,會員208人,第一任理事長董炯雄(萬清和,徐木秀 5),總幹事方瑞民先生,會場中還請萬華國中(教練---廖條文)及師大體育系學生(教練---方瑞民)示範球賽,因為方教授忙碌,沒時間訓練,只教那4招式,所以國中生打贏大學生。當月27日全國協會召開理監事會議,議決相關推展事宜(中華民國巧固球協會籌委會 5-6)。5月22日依據內政部台內社字第788390號,內政部同意「中華民國巧固球協會」立案(中華民國年鑑 919)。
組織表中有國際關係組,由淡江大學法文系賴宗男教授接任,初期推展即有國際觀,實屬難得。又因應經費之公開,成立財務委員會;比賽技術之問題而成立技術委員會。幹事部每人所應該做之事情,皆詳細分工之。亦擬定各年度工作計劃及工作執行綜合表,中長程計畫表、教練及裁判訓練與運用表、各項競賽活動表、歷年來運動人口估計表等,可以看出當時全國協會推展之用心及成果(中華民國巧固球協會籌委會 1-11)。
肆:全國巧固球協會成立後之推展(1978-1979)
一、 出書介紹和器材檢定
民國67年8月5日全國協會印製『世界最新球戲運動巧固球』5000本免費送各界使用(萬清和,徐木秀 5),同年8月12日亞泰牌巧固球器材經中華民國巧固球協會檢定合格。日後協會推展,皆以此網架為主。後期有台北市的巧固牌及桃園縣幼獅牌,然而當時尚未經全國協會認證,當時之球是用巧固球(鄭尚志 90面訪)。
經歷數次比賽後規則做修正,民國67年12月25日全國協會印製巧固球小冊子『補充規定』三千冊,免費贈送各屆使用。民國68年2月更出版第一本巧固球技術書籍『巧固球初步』,印製一千冊,分發全國幹部參考使用(萬清和,徐木秀 6)。對於當時推展,幫助很大。
二、 成立縣市委員會
表二:全國協會成立後之各縣市巧固球委員會
年 月 日 內 容
67 7 1 台北市體育會巧固球委員會成立,主委周文璣,總幹事劉悟聲(台視公司特別報導)
7 23 台北市體育會木柵區巧固球委員會成立,主委方銘枝,總幹事曾郁敏
9 8 台北國際首府青商會成立巧固球運動推展委員會,會長林武雄,主委林恆山
9 30 雲林縣體育會巧固球委員會成立,主委黃德楠,總幹事黃德欽
68 3 5 苗栗縣體育會巧固球委員會成立,主委張秋華,總幹事曾雄忠
3 10 屏東縣體育會巧固球委員會成立,主委林木金,總幹事李蘭鳳
6 2 桃園縣體育會巧固球委員會成立,主委呂承盛,總幹事梁文朝
筆者參考萬清和、徐木秀:<我國巧固球運動的大事年載表>《巧固球理論與實際》,台北市,健行文化出版公司,民國74年。頁4-13。彙整而成。
由表中可知道,當時先成立全國協會再成立各縣市巧固球委員會,先成立之縣市巧固球委員會亦是日後推展最為快速及成功的單位,尤其是方瑞民教授任職於台灣師大體育研究所的台北市最多,廖條文及謝天助的故鄉—雲林縣,也是率先成立委員會,巧固球初步一書亦是雲林縣的黃德欽、林文進、吳龍鎮三人合力完成。經過民國67年暑假巡迴推展後,苗栗、屏東、桃園等縣因為有找到人選,相繼成立委員會,所以該縣市初期推展很好,亦影響其日後之推展。
三、籌辦講習會
全國協會成立後,在教育部體育司蔡敏忠司長及曾德錦科長同意撥款20萬,購買器材,由教育部行文各縣市,開始全國巡迴推展,規定每中、小學各校一人,由方瑞民與熱心廠商一人,載方瑞民與器材,每縣市各送2網3球,在暑假中巡迴一個月(每天一演習會)共巡迴二年(方瑞民 86)。民國67年8月全國協會巡迴全國14個縣市(萬清和,徐木秀 6),民國68年9月巡迴9縣市(吳文忠 307)。主要是方瑞民(當時為台灣師大教授)、郭金成(當時為台灣師大學生)、鄭尚志先生(巧固球網廠商)、廖條文(當時全國協會裁判長),輪流至各縣市推展(黃進成 81)。
表三:全國協會成立後各地研習一覽表
年 月 日 內 容
67 8 16-31 全國協會赴台北縣、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台中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市、台南縣、高雄市、高雄縣及屏東縣等14縣市作巡迴輔導,共1440多人參加。
9 1 台北市體育會巧固球委員會在劍潭青年活動中心舉辦三期巧固球裁判教練講習會,共有167位人員參加
68 1 21 全國協會於南區十縣市推展幹部、教練、裁判講習會
2 5-6 全國協會於北區四縣市及台北十區推展幹部、教練、裁判講習會
3 31 屏東縣體育會巧固球委員會舉辦裁判研習會
6 11 桃園縣舉辦二梯次教練暨裁判講習會
6 26 彰化縣國民中小學巧固球教練暨裁判法研習會
6 27 台南市教練法研習會
8 15 全國協會假台大舉辦第一次省級裁判研習會
9
10 18
4 1979年巡迴輔導講習,9月19日基隆市、9月21台東縣、9月22日花蓮縣、9月24日澎湖縣、9月26日高雄市、9月27日南投縣、9月29日苗栗縣、10月1-2日台北市、10月4日宜蘭縣等九縣市舉辦輔導講習會,約500人參加
9 29 苗栗縣舉辦裁判講習會
10 28 全國協會舉辦第二次省級裁判講習會在萬華國中,有33人參加
筆者參考萬清和、徐木秀:<我國巧固球運動的大事年載表>《巧固球理論與實際》,台北市,健行文化出版公司,民國74年。頁4-13。
由本表可知道,全國協會協助各縣市推展。尤其民國67及68年的暑假,2次全省性的巡迴辦講習,更是日後最大的助力。而當時已成立委員會的縣市,有的立刻舉辦講習會,更會迅速推展,而即將成立的委員會如彰化縣亦先行辦講習會,方便委員會的成立。全國協會配合至各縣市的講習會後,還辦理南區及北區的講習會,配合縣市級講習會後辦理省級講習會,更加強裁判及教練之執法及訓練能力都可以知道全國協會之努力。
四、舉辦比賽
首次巧固球比賽是在台中市,中斷台中市的推展後,比賽在台北市、雲林縣及苗栗縣活動最多,所以初期以此三縣市發展不錯。
表四、全國協會成立後舉辦之比賽一覽表
年 月 日 內 容
67 5 4 台中基督教青年會舉辦『第一屆青年杯』巧固球比賽,共19隊參加
11 4-6 台北市『中正杯』巧固球錦標賽於市立大同國小,共48隊參加
12 21 雲林縣第一屆『扶輪杯』中小學錦標賽
68 3 18 苗栗縣第一屆『自強杯』巧固球錦標賽
3 24 台北市體育會『木柵青年杯』巧固球觀摩賽
4 11-14 台北市『第一屆青年杯巧固球錦標賽暨出國訪問友誼賽代表隊選拔』於台北市立中正高級中學舉行
6 14-16 台北市六十七學年度『國小師生』巧固球錦標賽
7 17 配合全國體協舉辦百萬小時捐獻,舉辦『興隆杯』巧固球錦標賽,36隊,432人
8 17-18 首府國際青年商會舉辦『第一屆全國青商盃』巧固球錦標賽於台灣大學運動場舉行,安德魯先生來訪,共44隊參賽
10 13 雲林縣『中正盃』巧固球錦標賽有44隊參加
10 14 苗栗縣『中正杯』巧固球錦標賽
筆者參考萬清和、徐木秀:<我國巧固球運動的大事年載表>《巧固球理論與實際》,台北市,健行文化出版公司,民國74年。頁4-13。彙整而成。
由本表可以知道台北市的經費及人力來源較為充裕,而民國67年5月在台中辦完比賽後,即停止舉辦比賽,一方面是台中推展不順利外,二方面是以講習會及協助各縣市委員會成立、出書介紹為主。民國67年12月至民國68年3月沒有比賽則是因為台灣冬天原因,沒有室內場地,之後比賽接二連三舉辦,表示推展之努力。而且各縣市的比賽以錦標賽為主,比賽名稱則可看出出錢之單位,例如扶輪社和青商會;最南比賽則是到雲林縣,所以大都是集中在北台灣推展。
民國67年10月22日全國協會經過國際巧固球總會秘書長安德魯來信獲准台灣參加國際巧固球總會,成為會員國,方瑞民教授為協會正式代表(John Andrews 69)。2週後的11月3日的第一屆第三次理監事會議,議題之案由一提議:(理事長董炯雄先生因為業務繁忙,健康欠佳,向理事會辭理事長與常務理事職案,請討論),會議中決定,贈送盾牌及聘為榮譽顧問,皆補選劉正豐先生擔任理事長一職(中華民國巧固球協會 69),邁向新的里程。
全國協會成立後,抓住推展方向,先出相關書籍來介紹規則及內容,更尋求器材之無缺及研發,一邊協助各縣市成立委員會,一邊舉辦講習會,尤其以二年巡迴講習之效果最好,這些參與研習人員皆是日後推展之基礎。而各縣市亦都是漸漸用比賽來刺激球隊訓練,亦是日後比賽漸增及民國70年巧固球迅速進入台灣區運動會或為比賽項目之原因。
伍、結語
巧固球由方瑞民教授自英國引進,因為FIEP的介紹及會籍問題,以巧固球為媒介而引進到台灣推展,FIEP亦曾在台灣舉辦過年會。初期在台北及台中積極舉辦講習會及示範,進而研發器材及尋求YMCA等社會資源之協助。
全國協會籌備成立時,經歷之公文往返,三個月內籌備不及,又申請延期一個月,直到民國67年4月23日全國協會正式成立於國際學舍,會員208人,第一任理事長董炯雄,總幹事方瑞民教授。
全國協會成立後,出書『世界最新球戲運動巧固球』介紹,方便推展,比賽後修正出『規則補充』及第一本技術書『巧固球初步』,亦正式檢定器材,亞泰牌首次通過。更在教育部的補助下,2年的全國巡迴辦講習會。又協助各縣市委員會之成立及辦縣市講習會、比賽,因為簡單易學,發展可謂迅速。
巧固球運動是因教育意義及團體遊戲而發明,在台灣亦深耕於教育界,相信了解當時布蘭德博士之精神及傳入台灣之過程,深入參與因教育的本質而研發的球戲,「巧固球」運動不失為一種簡單又好玩的智慧型運動,尤其台灣每一階段的巧固球運動選手技術都是居於國際之領先地位,雖然巧固球非台灣發明,但應可讓台灣出名,走出國際體育舞台。像韓國之跆拳道、日本之劍道及中國大陸之武術,成為國家特色之一。
參考文獻
Daniel Buschbeck。瑞士日內瓦巧固球會長Daniel Buschbeck e-mail 給筆者共45頁
F.I.T.P的<國際巧固球總會發展檔案簡史>(法文)及相關資料彙整。筆者將
相關問題e-mail給Daniel,他於民國90年4月21日面訪現任FITB會長及秘書
長及4月24日電訪John Andrews,於4月29日Daniel Buschbeck來台灣高雄
縣路竹鄉自宅親自訪問及透過其翻譯了解。
John Andrews。<台灣正式加入FITB之申明及入會事宜>(英文,當時給方瑞民教授之
書信)。民國68年,22rd October。
John Andrews。<討論國際邀請賽、亞洲巧固球總會、台灣正式加入FITB事宜(英文)
>之信件。民國69年,23rd July。
TH.Werey。<討論巧固球網架及專利等相關問題>(法文,當時給方瑞民教授之書信)。
民國66年,21rd August。
方瑞民。由於球射入反彈網反彈時會發出「巧克」的聲音,所以方瑞民教授取其射網反
彈「巧克」之聲(Tchouk)而正式命名巧固球)。
方瑞民。於民國86年10月4日清晨4點35分寫給當時行政院體委會主任委員趙麗雲之
回憶內容(該信未寄出)。
中華民國巧固球協會。筆者參考民國69年11月3日的第一屆第三次理監事會議記錄討
論議題之案由一。
中華民國巧固球協會秩序冊。全國巧固球協會成立後民國67年至民國73年6年內的全
國中正盃、自強盃、自由盃、台灣區運動會、省中正盃之所有秩序冊彙整。
中華民國巧固球協會籌委會。筆者參考當時成立前之全國協會組織之手寫稿。
中華民國巧固球協會籌委會。<大會籌備經過報告>。《中華民國巧固球協會成立大會手
冊》。民國67年4月23日。
中華民國年鑑。<中華民國巧固球協會理事長—董炯雄>。《體育團體》。台北市,台灣
新生印刷廠。民國67年。919頁。
中華民國巧固球協會。《世界最新球戲運動巧固球》。高雄市:采虹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67年8月,頁1-24。
林文進,吳龍鎮,黃德欽。《巧固球初步》。雲林縣:三明印刷所。民國68年2月。頁1-50。
吳文忠。<民國68年9-11月全國性體育活動>。《中華民國體育發展史》。台北市:三
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0年6月初版,頁307。
教育部體育司編印。<體育司成立五週年工作報告>。民國67年10月31日。頁189。
黃進成。<高雄縣巧固球運動發展之探討>。《體育學報》第30輯,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民國90年3月,頁79-89。
萬清和,徐木秀。<我國巧固球運動史話及我國巧固球運動的大事年載表>。《巧固球理
論與實際》。台北市:健行文化出版公司,民國74年。
獅王運動露營器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巧固球運動在國內推廣情形>。《巧固球運
動簡介》。民國66年。
詹德基。<簡介一種新興的運動—巧固球>。《現代體育第一卷第三期》。民國67年12
月,頁13-21。
蔡日昇。筆者於民國90年4月30日和Daniel Buschbeck去屏東東港看巧固球網架製作
過程時遇到當時製作網子的廠商蔡日昇而透過其說明才了解。
廖條文。筆者民國90年2月10日面訪當時參與之首任裁判長廖條文於台北縣板橋市品
香齋西餐廳。
鄭尚志。筆者於民國90年5月7日電訪當時巡迴推廣網架及球之廠商鄭尚志。
鄭尚志。筆者民國90年2月10日面訪鄭尚志於台北市香港九記海鮮樓。
謝天助。筆者民國90年3月17日面訪當時參與之首屆執行秘書謝天助於雲林科技大學
其研究室。
Research on the Tchoukball development from 1977 to 1979 in Taiwan
Abstract
Tchoukball has been a popular sport with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for its characteristics of fun, less injury and whole body exercise. The sport in Taiwan also has won many championships in the international athlete meetings and position of chairperson of the 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Tchoukball (F.I.T.B.) for 12 years. These interesting facts shape up the author’s motivation to do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 from 1977 to 1979 in Taiwan.
This research will give the readers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aiwan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s from 1977 when Tchoukball was first introduced, to 1979 when Taiwan officially joined the F.I.T.B.
In March 1977, Dr. Min-Chung Tsai and Prof. Ray Ming Fong attended the annual meeting of 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ducation Physique (F.I.E.P.) Due to Taiwan’s special international status, they visited the chief secretary of F.I.E.P. and F.I.T.B. in U.K. and expressed their willing to learn the newly introduced sport in F.I.E.P. meeting --- Tchoukball. Through the pleasant conversation, Taiwan was authorized to represent F.I.E.P. on April 12th. Fang also purchased a set of equip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this sport in Taiwan.
In May 1977, the promotion workshops were first held in the Municipal Keelong high school and the gymnasium of the National teachers’ university. Most of the workshops in this early stage were lectures and took place in Taichung city. It was not until April 23rd 1978 that the National Tchoukball-ball Association (N.T.A.) was officially founded to lead the nation wide propagation of the sport. October 22nd, 1979, Taiwan officially joined F.I.T.B. On November 3rd, F.I.T.B. elected Cheng-Fong Liu as the second permanent administrator. The promotion of Tchoukball in Taiwan started booming.
Keywords: Taiwan , Tchouk-ball, History of Physical education
該文全文刊載於體育學報32期。
網站內容版權所有:世界盃籌備處{蔡文國小} 高雄市路竹區國昌路548號
聯絡電話:07-6975784 傳真:07-6963151 E-Mail:wbtc@tchoukball.org.tw 蘇嘉寧秘書
網站維護:世界盃籌備處及林峻興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