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不僅有衛星與火箭的自主研製能量,也有堅實的半導體、資通訊、機密機械等產業基礎,足以面對全球新興太空產業的發展,因此政府已將太空產業列為「6大核心戰略產業」之一,持續推動太空技術與產業發展,培育太空科技人才,打造太空經濟成為新的護國群山,早日實現「把臺灣的國力打上太空」的願景。
資料來源:國家太空中心
科學園區探索館是一棟黃色米色磁磚的建物,為民國69年園區成立時之第一批16棟的標準廠房之一,此區也是竹科廠商早期的發源地。民國90年時該區15棟舊標準廠房陸續拆除改建,將園區僅存的第16棟廠房整建為史料館,於民國96年3月開幕,並正式命名為「科學園區探索館」,館內展示園區廠商的努力成果及竹科的發展歷史,不僅可落實發揮科學教育功能,兼顧延續歷史傳承的使命,靠著鑑往知來,我們期待來訪者能見證先行者的努力,並藉此場域宣揚竹科廠商高科技成果的卓越表現。
資料來源:科學園區探索館
新竹州自治會館於1936(昭和11)年7月8日舉行地鎮祭,10月14日舉行上棟式,隔年6月26日舉行落成式。座落於新竹公園西北方,當時主要作為集會、迎賓、招待所之用,為招待日本天皇、皇族與高級官員之行館。然而隨時空歷史演變,分別扮演了不同的角色。1945年為國民政府委員會住所,1970年為憲兵隊使用,1999年改建為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
資料來源:新竹市文化局
台積創新館位於台積公司全球總部及新竹科學園區晶圓十二A廠(張忠謀大樓)旁,佔地約二百坪。台積創新館分為三個展區,分別是「創新無所不在」、「釋放創新動能」,以及「台積公司創辦人張忠謀博士」,透過互動技術、數位內容及歷史資料,讓參訪者瞭解積體電路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無所不在,而且不斷創新,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精彩,並且持續驅動科技進步的無限可能。同時,也說明台積公司對全球積體電路創新及台灣經濟發展的貢獻。
資料來源:台積創新館
圖片來源:國家太空中心、清華蝴蝶園、新竹市文化局、台積創新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