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ator: Ms. Joy H. Lin
林宏美小姐 (Ms. Joy H. Lin) 自2021年2月加入美國在台協會政治組。在加入美國外交官行列之前,Joy曾參與總統管理培訓計畫並於國務院情報研究局轄下的網路事務辦公室擔任拉丁美洲分析員。 在首次外派前, Joy曾短暫在美國駐智利大使館及瀋陽領事館任職。在參與總統管理培訓計畫時, 她曾任職於內政部轄下的國際事務辦公室並參與部落土地回購計畫。 Joy擁有芝加哥大學國際關係學碩士學位及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的西班牙語文學及全球研究學士學位。Joy 也曾在阿肯色州及高雄任教。
Panelist: Mr. Alfred Wu
吳志強為前外交部駐外人員,曾派駐美國紐約、泰國曼谷及緬甸仰光等地,具十餘年與政府、國際組織、外交及貿易代表團及國際非政府組織合作經驗。前任職於聯合國發展計畫署駐緬甸辦事處,負責聯合國駐緬專業機構間協調聯絡、使節團、非政府組織及公民團體公共關係。
Panelist: Ms. Anna Marti
馬安娜目前執掌弗里德里希諾曼自由基金會全球創新中心之業務推展。她曾於德國帕紹大學主修國際文化與商業研究,特別關注東南亞研究,之後於德國圖賓根大學研究東亞政治與社會,並取得碩士學位。在加入弗里德里希諾曼自由基金會之前,她曾執行聯合國亞太區域和平暨裁軍中心於曼谷與加德滿都之工作,也曾任職於德國國際合作機構的波昂辦公室。
Panelist: Mr. Cédric Alviani
艾瑋昂來自法國,畢業於史特拉斯堡新聞學院 CUEJ 研究所,目前擔任無國界記者東亞辦事處執行長。艾瑋昂自1999年起旅居亞洲,在外交、文化和媒體領域工作。
Panelist: Mr. Christopher Olsen
歐睿思是國際共和研究所台灣辦事處的常駐項目主任,他從事香港、中國大陸和台灣以及尼泊爾和東南亞的民主治理援助工作已超過五年。 他擁有哈佛大學東亞區域研究的碩士學位,2021年12月移居台灣前,曾經在香港和華盛頓特區工作。
王雪虹為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現任外交部非政府組織國際事務會執行長。曾任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秘書長、駐雪梨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及外交部部長辦公室主任等職務,除澳洲外,亦曾派駐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另曾擔任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席格爾中心訪問學者,及於英國牛津大學與美國國防部亞太安全研究中心進修。
令狐榮達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及私立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現任臺中市副市長。先前是職業外交官,在其30餘年的外交人員生涯中,在國外曾擔任過駐紐西蘭奧克蘭辦事處處長、駐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駐洛杉磯辦事處處長、駐加拿大代表處代表,在外交部曾任北美司司長及政務次長等職務,目前仍兼任社團法人對外關係協會副會長,因為這樣的經歷,讓他至今仍樂於為推展各項政府或民間的國際交流與對外關係等涉外事務而努力。
周台竹擁有逾三十年的外交資歷,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系畢業、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高階文官班結業,曾任駐紐約辦事處副處長、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秘書長、外交部國際組織司司長、駐聖露西亞大使、駐荷蘭代表處大使、北市國際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暨市府發言人等。現為臺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處處長,並身兼市長室涉外事務總監,主導北市府的國際及兩岸相關事務,更在新冠疫情蔓延之下率領團隊推動嶄新的「城市外交」模式。
饒慶鈺現擔任新北市政府秘書處處長,在此之前擔任台北市政府國際事務委員會執行長。她曾是職業外交官,十餘年的外交生涯中經辦過聯合國、北美與歐洲等業務。2019年,她發表了全台第一本地方自願檢視報告(VLR),2020年她受聯合國人居署之邀在第10屆世界城市論壇就永續發展目標發表演說,同年新北獲媒體評比為最佳永續城市。今年11月,她又再度發表第2本VLR。她是SDGs的提倡者,積極向全世界分享城市如何永續經營並對抗疫情。
顏子傑處長,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學士、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自2013年起,隨鄭文燦市長進入桃園市政府服務至今,期間擔任市長辦公室副主任、新聞處主任秘書及秘書處處長一職,致力於推動城市外交工作,讓世界看見桃園。2018年獲得法國外交部邀請參加未來人物邀請計畫,是自1989年PIPA計畫開始執行以來,第9位獲邀參加的臺灣人。2019年獲得美國國務院及美國在台協會邀請參加國際訪問學人領袖計畫(IVLP)。
葉德蘭教授畢業於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擁有文學院口語溝通系博士的資歷,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兼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主任,目前並擔任婦女救援基金會董事長、行政院性別平等會第5屆委員,同時為性平會國際及公共參與組召集人,持續推動國內性別主流化,以及長期關注國際性別平等議題發展。
呂欣潔具有17年的社會工作服務與社會政策倡導專業工作經驗,專注在婚姻平權的倡議與法案推動、性別平等教育、女同志親密關係研究、同志親密暴力關係、同志與家庭服務等領域,同時在國內與國際的倡議工作都有非常深入的投入。呂欣潔為首位代表台灣同志社群在聯合國發聲的運動者,也曾多次受邀於國際重要場合分享台灣經驗。呂欣潔同時也身為一位專業的家庭照顧者,她與母親共同照顧患有嚴重先天性心臟病的妹妹多年,多年來關注台灣的長期照顧系統與喘息服務,曾多次於媒體上為身心障礙家庭發聲。在台灣通過同婚後,欣潔和一群夥伴成立了「彩虹平權大平台」,持續為台灣的平權努力。
吳心萍為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環境與資源管理碩士,現任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資深主任,主要業務為推動公民電廠以及能源教育,關注氣候變遷與性別平等的關係,以及女性在能源轉型中的處境與角色;曾任臺灣環境教育對話平台(TEED)召集人,亦曾參與「女性主義有事嗎?」社群寫手。 2021年成功推動台北市第一座以公有屋頂為基地的公民電廠「干豆好」,參與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委員會、擔任110年度國民中小學推動能源教育標竿學校選拔中區評選委員。
葉音均是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企業管理碩士。職涯前半段在企業擔任業務及行銷,近年則善用行銷公關技巧在非營利組織從事募款及國際連結。
現任勵馨基金會國際組組長,經營全球婦女及女孩組織網絡,透過協調國內外非營利組織、企業、政府、學界相關領域的各個角色,一起為全球性別平權及反性別暴力努力,邊從事人權工作,邊夢想一個將地球環境置為優先的世界。
劉兆雯為現任愛女孩國際關懷協會理事長、2015年起參與非洲工作、擔任援助發展整合與執行調度實務工作。淡江大學公共行政系畢業、現就讀嘉義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個人實踐對於基督信仰的使命,以非洲偏鄉的發展議題、串連國際組織合作與青年培力,以幫助患難中的孤兒寡婦建立專業及系統性工作。專長領域包括專案管理、非政府組織管理、永續發展推動 (SDGs)、行銷管理。
陳國儀先生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曾赴英國、美國留學,並獲美國紐約大學(NYU)及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雙法學碩士學位。學成回國先任公職,分別在交通部運輸研究所、行政院及外交部服務。1989年轉任職非政府組織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並擔任秘書長達11年。2019年獲聘為國立體育大學副校長至今。陳副校長同時擔任國際運動組織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OCA)執行委員兼財務委員會主席(2011年起),其專長為奧林匹克組織與活動、運動與社會關係、運動法律、國際關係與全球議題等,並在國內大學講授相關課程。
林政賢為台灣男子射箭選手、教練,國立體育大學教練研究所碩士,自2001年開始進入現國立體育大學任教,現為陸上運動技術學系教授,並擔任國立體大射箭隊教練,20年來培育無數射箭好手邁向國際舞台。
2004年林政賢首次以男子射箭隊教練身分出征雅典奧運,2021年則是扛下射箭隊總教練重擔,於本屆2020東京奧運帶領男子射箭隊奪下睽違17年的團體銀牌。2014年至2017年曾任中華民國射箭協會副秘書長,108年榮獲教育部體育署體育運動精英獎最佳教練獎。
陳怡安畢業於基隆女中、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是台灣的頂尖跆拳道運動員,1988 年及1992年兩屆奧運跆拳道示範賽金牌。從運動界退休後,當過電視台主播、行腳節目主持人,2005年創立「陳怡安手工香皂」。現任愛爾達電視台特約體育主播、國家運動訓練中心董事、中華台北奧林匹克委員會執行委員,全心投身國際體育事務,參與多項青年奧運與婦女體育運動推廣工作,擔綱2020年瑞士洛桑冬季青年奧運會總領隊,帶領台灣青年選手參賽,並在國際體育論壇上努力為台灣運動員發聲。
曾荃鈺為體育圈的關鍵意見領袖,目前是親子天下翻轉教育與天下獨立評論擔任專欄作家,也是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兼任講師,中華奧會教育委員。曾荃鈺擁有11年奧林匹克研討會經歷,曾在奧運發源地希臘奧林匹亞撰寫體育研究,受邀捷克布爾諾談「奧林匹克教育」,主持節目「空中荃運會」入圍過兩屆金鐘獎,訪談超過150位頂尖運動員寫成報導故事,成立「中華民國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陪伴支持現役與退役運動員活出精彩的生命,無論場上場外都能勇於跨越困境、積極探索職涯、並開展跨界合作。
劉柏君,台灣首位女性國際棒球裁判,也是首位在臺灣全國性賽事及亞洲成棒賽事執法的女性主審,長期以來積極推動台灣女子棒球之發展。2017年獲選美國國務院全球女性運動領導人、2018年時獲得富比士評選全球體壇最具影響力女性第19名、2019年獲得國際奧會與聯合國婦女署合頒之女性與運動獎世界獎、2020年獲台北市推動運動性別平等獎。
2020年成立社團法人台灣運動好事協會擔任執行長,以及社團法人台灣女子運動體育協會擔任理事長,致力推動弱勢兒少及女性運動培力、運動外交及體育領域中的性別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