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蒞臨 德貞女子中學 中國語文科網頁
一) 課程背景﹕
語文教育的主要任務是要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要學生掌握規範的書面語及流利的口語,同時感受語言文字之美,培養語文學習的興趣,發展高層次思維能力和良好思維素質,得到審美、品德的培育和文化的薰陶,以美化人格,促進全人發展。
二) 課程目標﹕
1.課程宗旨﹕
提高讀寫聽說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和自學能力;
培養語文學習的興趣、良好的語文學習態度和習慣;
培養審美情趣,陶冶性情;
培養品德,加強對社群的責任感;
體認中華文化,培養對國家、民族的感情。
2. 學習目標﹕
培養讀寫聽說及思維的能力,加強溝通,引發創造力;發展自學語文的興趣、習慣和能力,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培養審美情趣和能力,陶冶性情;
增進文化素養;滋養品德情意,加強對家庭、國家及世界的責任感;
了解個人的興趣和特長,以規劃未來的學習、生活和工作;
養成好學、積極的態度及正面的價值觀;拓寬國際視野。
三) 課程結構及學習重點﹕
中國語文教育涵蓋閱讀、寫作、聆聽、說話、文學、中華文化、品德情意、思維和語文自學九個學習範疇,各有不同學習目標。
初中(中一至中三)及高中(中四至中六) 透過閱讀、寫作、聆聽、說話和語文自學培養學生的溝通、協作和自學能力﹔透過發展思維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創造力和明辨性思考能力﹔透過品德情意的培養、文學和中華文化的學習,幫助學生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培養積極的態度。
非華語學生通過參照「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製定之校本課程,與校外應用學習中文課程共同促進知識、共通能力、價值觀和態度三方面發展。
中國語文科就學生應掌握的語文學習基礎知識,以及閱讀、寫作、聆聽、說話範疇的範圍、能力、策略、興趣、態度和習慣提供不同階段的學習重點。
四) 學與教﹕
1.學生的角色﹕
積極主動學習、掌握學習略、多作互動學習、努力自我完善、規劃個人發展。
2.教師的角色﹕
包括課程設計、傳授知識、促進學習、提供資訊、輔導學生、評估及回饋學生表現等。
3.學與教主導原則﹕
以學生為主角,促進自主學習。以讀寫聽說為主導,兼顧學習與應用,積累語料,培養語感,促進理解,引發思考。同時建立開放的學習風氣,拓寬語文學習,照顧學生的多樣性,善用資訊科技以促進學與教,綜合訓練,一材多用。
4.教學取向﹕
直接傳授式、探究式、共同建構式等。
5.學與教策略﹕
直接講授、創設情境、示範引導、對話交流、探究學習等。
五) 評估﹕
學年分上、下學期,設日常課業及進展性評估;
每學期安排一次統測及學期考試。
1.日常課業﹕
類型多元化,如預習、觀察報告、撰寫對話、隨筆、創作、訪問、閱讀報告、口頭匯報、考察報告、專題報告、演講、角色扮演、評論、默寫練習、電子課業等。
2.進展性評估﹕
全面評估學習表現、配合學習目標、重點和成果、配合學生的學習進度、多元化的評估方式。重視學習過程中的診斷和跟進,善用評估資料,適時回饋與激勵。此外,亦配合學校情況,多方參與,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3.成績計算方法﹕
常分佔學期總分40%,由日常評估、默書、實體及電子課業、統測等合計而成﹔每學期考試佔學期總分60% (中六級只計算上學期分數,考試為畢業試)。
4.考試各卷考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