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akers 演講者傳記

陳時中 衛生福利部部長


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977年從臺北醫學院(現臺北醫學大學)牙醫學系畢業,2004年,獲陳水扁政府任命為衛生署(現衛生福利部)副署長,持續擔任該職,迄總統馬英九上任後卸任。2008年之後,他離開政府職務,回歸牙醫界2016年,民進黨再次執政,陳時中被蔡英文總統任命為總統府國策顧問,2017年,陳時中接任衛生福利部部長2020年,為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二級開設時由陳時中兼任指揮官,在一級開設時陳時中再獲行政院長蘇貞昌任命繼續兼任指揮官


陳吉仲 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陳吉仲 出身臺灣屏東萬丹的政治人物。他現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他曾任國立中興大學主任秘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政務副主任委員、德克薩斯農工大學農業經濟學系助理研究員、臺灣農村經濟學會理事長等職務。

陳吉仲屏東萬丹社皮村農家出身,雙親為萬丹紅豆農夫,至今仍有在萬丹種田。陳吉仲自小協助家裡農務,從小學時就得幫忙接生母豬、洗豬舍,一直到1985年上了大學才停止。也因此對農業培養深厚情感。母親為洪來金、哥哥為陳吉原、妹妹為陳淑蓉。

學生時期曾參與520農運,陳吉仲表示自己對農業有「一生懸命」的使命感。陳吉仲的研究專長為氣候變遷之經濟分析、農業政策、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國際農貿易等,曾是台灣農村陣線成員之一,並於2016年擔任台灣農村經濟學會理事長。


莊瑞雄 立法委員

莊瑞雄 執業律師,民主進步黨籍,現任第10屆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出生於屏東縣里港曾擔任謝長廷台北市北區服務處主任、民主進步黨臺北市議會黨團副總召集人、臺灣國家山嶽協會理事長、臺北市議會士林北投選區議員、民進黨中央執行委員兼臺北市黨部主任委員、立法院民進黨團書記長、第89屆屏東縣立法委員,目前為立法院政委員會之一

羅致政 立法委員

羅致政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取得政治學的碩博士學位,並在該校擔任研究員一年。1995年返台在東大學擔任政治學系副教授,曾任該系系主任。1997—1998年參與台灣政治學會並擔任其秘書長,1998—20005月參與張榮發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並擔任綜合企劃部主任。於2002年至2006年期間,擔任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在2008年擔任台灣社秘書長期間,策劃830百日怒吼大遊行,於2009八八水災時,動員北部志工南下屏東救災。200910月開始,擔任搶救台灣行動聯盟的發言人,巡迴台灣三一九進行演2002年起擔任台俄協會秘書長,該會首任理事長是前行政院長張俊雄,目前為立法院國防外交委員會之一。


許添財 Tain-Tsair Hsu 商研院董事長

"台灣經濟只會越來越好!" Taiwan's Economy Will Only Get Better.

許添財現任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帶領團隊年年績效成長(2021年較 2016年接任時營收成長約75%);曾任9年臺南市市長,力推城市文化商業競爭力、中國文化大學銀行學系主任兼任華岡銀行總經理一職,解決積弊十五年的財務困境、15年立法委員,在歷次的立委評鑑中,均名列十大優秀立委。最高學歷為美國紐約新社會研究學院經濟學博士候選人、美國羅格斯大學企業管理博士班。具有經濟、財經、管理學等相關專業背景。


王寶蓮 Paulen W. Chen- 博物館 講解員 (Museum docent)

發掘 “Hudson Valley” 寶藏

定居在 Westchester – Hudson Valley 40 多年。

Volunteer docent at Katonah Museum of Art

Member of “Friends of Old Croton Aqueduct”

Retired RN & Real Estate broker

北美洲台灣婦女會(NATWA) 永久會員。

曾任NATWA NY分會會長,NATWA文化組組長及東北區區理事。

Description of Topic

2016 引導 NATWA 姊妹到 Mid-Hudson Valley 旅遊之後,才發現 Hudson Valley 是美國歷史文化資的重要發源地,以後就鑽研探討這塊美麗的瑰寶 ,讓我們一齊繼續來挖掘吧!!!

江賢二

1942年生,臺灣臺中人,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系。江賢二學生時期就開始抽象表現形式的創作及雕刻,曾於1960年代旅法、1965年獲選參加巴西聖保羅雙年展,隨後旅居巴黎、紐約30載。1998年返台定居。現於台東營建江賢二藝術園區

江賢二早期畫作主要使用灰黑色調,並強調顏料的層次感與質感,反映藝術家苦澀的生活及對藝術的極致追求,此時期的創作又被稱為「封窗之作」;1998年返台後,陸續完成了《百年廟》及《銀湖》等具代表性的系列作品;2008年遷居臺東,大自然及海邊明媚的光線發江賢二對創作生截然不同的想像,促使他探索並找到與色彩之間最適意的對應方式,創作出繽紛的《比西里岸之夢》、《乘著歌聲的翅膀》、《金樽》等系列。

古典音樂對江賢二的藝術有深遠的影響,他曾學習大提琴,並從馬勒、荀白克、巴哈、德布西等音樂家的音樂中獲得靈感。

此外,江賢二的平面繪畫有意識地打破框架,創造出無限的延伸性,這個理想也演變為立體創作。2007年於台新金控大樓舉辦的「平面與空間」個展,首度展出抽象鋼鐵雕塑作品,此後走向建築空間,最終於臺東工作室以地景藝術的方式完整呈現。

張裕能 大隱開發及甲桂林代銷董事長

藝術家江賢二的時代性


大隱開發創辦人張裕能,一路深耕房屋代銷與建築創造,支持跟自己一樣活躍的當代藝術家,收藏如貝多芬交響樂般氣勢磅礡的抽象畫,並用藝術創作的高度追求建築,以精準的建築實務經驗凝淬出獨到的空間與藝術品的關係,親赴世界博物館與藝博會,孜孜不倦織起一張藝術資訊之網,隨著時間將之逐漸密實,建構擁有個人收藏脈絡的藝術殿堂。

他說:「小美術館英文名「ARTBOX」,這間藝術的盒子,其過去、建造與現在,都有故事。

這裡本是洪建全的家,洪建全基金會為台灣文化貢獻良多,啟蒙了年輕的他,經比圖被選中,所以對洪建全的家有點文化的延續,用打造小美術館,延續前人對土地的情感。」

美術館很簡單,是為江賢二而作,共兩個廳,已數度展出江賢二的畫,像小型回顧展,包括他剛返台時的首次個展「百年廟」,從畫裡可以看出精神性,不炫耀技巧,但看其細節、pattern、光影、空間感、還有色塊的組成。張裕能解釋:「抽象畫很簡單,不一定要看懂,但直接的感覺,直抵人心。」

小美術館平常也對外開放,只要先透過網路或電話預約即可。

收藏當代藝術作品的張裕能,在心中構築賞析的美感,將羅斯柯教堂神聖靜謐的感動帶回台灣,由漂浮於空中的半透明方盒置身「藍海、海納川」兩棟住宅建築之間,四根鋼構骨架支撐磨砂雙層玻璃「盒子」,玻璃間的光源是淡水河畔夜晚的螢光,為他的藝術收藏品打造專屬空間。

「鎖定收藏當代的、看得懂的藝術品,藝術家必須跟我活在同一時代、呼吸著同樣的空氣。收藏當代藝術作品,也喜歡當代建築。」藝術品帶給張裕能不同的視角,認為:「建築本身就是一座大型雕塑,而空間與人的關係更是微妙。」

曲全立導演

夢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願有多大,力就有多大曲全立導演 以美力台灣感動世界

曲全立導演出生於基隆。拍攝過多位知名歌星的作品,如周華健在台灣發的第一支MTV〈心的方向〉,還有梅豔芳、張清芳、高明駿、殷正洋。台語歌星沈文程、陳盈潔、張秀卿、蔡小虎等。

2002年,35 的曲導演正事業峰,卻因一顆拳頭大的腦瘤改變了他的人生。醫生宣判不開刀的話,只剩六個月不到。經過開腦手術後,留下單耳失聰、單眼失去正常視力等後遺症。即便如此,曲導演仍以終身最熱愛的影像專業 ,繼續感動每一個人,開了「撿回來的第二生命」。

2007年底到國外考察,無意間認識了3D拍攝,深深為這項技術著迷。在曲導演不斷的嘗試下終於拍出3D效果,大家總戲稱他是「半盲半聾的3D狂人」。

2009年,曲導演的全台灣第一部3D真實拍電影《小丑魚》。自2009年第一場3D巡演,至今超過13年,巡迴2,700多場,累積里程數超過250,000公里,足以環繞全台250圈左右。

2013 年,曲導獲得有 3D 奧斯卡之稱的世界 3D 大獎 Creative Arts Award 與李安導演同台獲獎。此後他接連獲得金鐘獎、 蟬連三年韓國釜山 3D 電影節最佳大獎、舊金山 3D 電影節最佳電影大獎等,儼然成為華語 3D 影像界的第一人。

2013年的 TED 演講裡,曲導演分享了自己的生命故事。他在演講的最後一分鐘,大膽發願「全國3D行動映演計畫」的展開,這個計畫就是「美力台灣」。他一直覺得,美麗是一種力量。而台灣的美,更是一股可以感動人心的力量,這就是「美力台灣」想傳達的。

2021年,加入《台灣超人》那些深刻且淬煉的故事。台灣超人,是超越自我的人!他們熱愛生命,有勇敢、堅持、樂觀的精神,傳承文化、服務利他、回饋社會體現共好的價,跨越身心障礙,用感動喚醒靈魂,用生命影響更多生命。

2022 年周大觀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曲導演在全世界 3000 位的候選人中穎而出。他以「做就對了」的態度,回應了生命的苦難,在腦瘤手術之後,他失去了半邊的聽力與視力,他轉化痛苦,展現堅持走出自己道路的強大生命力。

林茂賢 LIN,MAO-HSIEN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系主任

跟隨大甲媽祖去進香; 台灣俗語

1960年生於宜蘭縣羅東鎮。中國文化大學哲學學士、哲學碩士,法國巴黎第七大學民族學博士班研究。現任臺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專任副教授、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中國文學系兼任副教授、中興大學台灣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曾任《民俗曲藝》雜誌編輯、「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執行秘書、「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蘭陽戲劇團」副團長、「表演藝術聯盟」常務理事、2018高雄春天藝術節《見城》製作人、110年度臺中國家歌劇院,節目評議及評鑑委員、第32屆傳藝金曲獎召集人、2022看家戲經典再現策展人。

目前擔任文化部無形文化資中央審議委員、各縣市無形文化資審議委員及國家兩廳院評議委員。 著有《大廟埕:林茂賢民俗選集》、《戲棚:林茂賢傳統戲曲選輯》、《台灣民俗采風一、二、三輯》、《歌仔戲表演型態研究》、《台灣民俗記事》、《福爾摩沙之美——台灣傳統戲劇風華》、《台灣傳統戲曲》等書籍。


Description of Topic


跟隨大甲媽祖去進香:介紹媽祖信仰在臺灣之歷史背景,及介紹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歷史源流、儀式、陣頭、沿途信徒提供物品與進香意義。

台灣俗語容詳述台灣俗語的由來、特色、類型及意義


劉奇峯

印太戰略中的印度和台灣

從新英格蘭到新德里: 一個台美人在印度的7年點滴

劉奇峯和牽手徐靜琦女士自2015年來在印度任教,即將邁入第八個年頭,也是目前在印度執教最久的台灣籍教授。劉奇峯目前也接手台灣外交部和教育部的《台灣研究講座》計畫,以民間學者的身分,促進台印學者、學生、以及專業人士之間的交流。劉奇峯在過去幾年也常以學者身分,參加印度以及台灣的談話節目或接受媒體訪問,剖析印太戰略、中國政情以及台印關係,這些媒體包括印度的CNN News-18、News X、國會下院電視台(Lok Sabha TV),台灣各大媒體(東森、TVBS、鏡電視等),以及外媒(自由亞洲電台、美國之音、德國之聲等)

John Wang Founder of Queens Night Market of NYC

In 2015, inspired by night markets throughout Taiwan, John founded the Queens Night Market, an open-air night market featuring up to 100 independent vendors selling merchandise, art, and food and featuring small-scale cultural performances, all celebrating the rich cultural diversity and heritage of NYC and Queens. Now in its seventh year, the wildly popular and uniquely affordable event has launched over 300 brand new businesses in NYC and represented over 90 countries through its vendors and their food. It averages over 15,000 visitors on summer Saturdays and has welcomed nearly 2 million visitors since its inception.

Along with his wife Storm Garner, he is co-author of the market’s award-winning cookbook The World Eats Here, which highlights delicious recipes and compelling stories from over 50 immigrant vendor-chefs. He is also F&B Director of the West Harlem Innovation Network, which develops human capital and amplifies innovation in high potential industries in historically overlooked communities.

Before founding his business, John worked as a corporate attorney in Manhattan. John is a gradu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Yale Law School and the 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

蔡啟東醫師

Why We Sleep

HsinChu High school in 1961.

Taipei Medical University in 1967.

Complete Residency training of Dept. of OBS & GYN at

Harlem medical center, NYC in 1973

Practice of OBS & GYN at Trenton-Princeton, NJ from 1973 through 2011.

Hobbies: Music, Tennis & Travelling.

張文祺

我所認識的彭明敏

1942 ​出生高雄市哈瑪星,1962高雄中學案很友人被叛重刑,對我影響很大。1964​年首次出國服役金門,當兵入伍前拜訪彭明敏,不久彭明敏、謝聰敏、魏廷朝被捕入獄。1965秋,留學美國。1968春,25歲,擔任聯盟專職執行秘書。1969夏,辭去聯盟中央委員。1970春,參與424救援工作。1970秋,負責彭明敏密西根辦公室。1971秋,憑綠卡簽證,離美赴歐洲,從此成為無國籍者。1970年以來,參與史明的獨立台灣刊物。1980年以來,參加加州台灣新社會月刊。1993年返台加入彭明敏基金會籌備工作,同時參加台灣宋澤萊主編的台灣新文學工作。1998年加入鄭南榕基金會工作。2016年吳三連基金會出版著述:青春逐夢台灣國-開枝。

丁榮生


台灣當代國際名家及地方建築


履歷:

台大慶齡工業中心研究助理

李乾朗古建築研究室&大唐建築師事務所測繪、繪圖、設計師

雅砌建築雜誌主編

建築師雜誌總編輯

中國時報文化版記者/副主任

時藝多媒體公司及雙瑩文創公司副總經理

方遠行旅文創部企畫總監(現任)






得獎

1990金鼎獎雜誌報導獎

出版

台北大街風貌(共同著作)

策展

2008威尼斯建築雙年展-NEXTGENE20國際建築博覽會

專長:

建築策展、報導、活動、旅行企劃等

曾瓊瑤 Amy Tseng 一齊飛電影有限公司 監製/負責人

齊柏林的夢想實踐之路 《看見台灣》幕後製作回顧


第50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看見台灣》製片,成功大學建築碩士,逢甲大學建築學士,2010年加入台灣阿布電影公司,負責公司運營且籌資拍攝《看見台灣》。2018年創立一齊飛電影有限公司,開發電影題材與劇本撰寫。

建築背景長大,從小被期許成為女建築師,因齊柏林導演挖角一腳跨入電影業,擔任家喻戶曉《看見台灣》製片,創下超過新台幣2億元票房紀錄,成功打入國際市場,香港、日本、新加坡戲院發行,亞洲、美洲、歐洲、大洋洲等20多個國際影展放映,讓世界看見台灣,更成功推廣《看見台灣》進入全台校園成為教材。

2016年出版《島嶼奏鳴曲》空中攝影集,2017年完成中國大陸出版,實現齊柏林導演遺願。2019年統籌編製《城市的心跳》,收錄25位隱藏版職人故事。2021年協助《離線生活》實境慢綜藝節目製作,成功替製作團隊爭取到文化部經費補助,為創作者實現夢想最重要的推手。

平時樂於擔任公益志工,演講《看見台灣》幕後製作故事、及綠書店出版之瓦磘溝《醜泥怪》故事繪本,深入中、小學校園與社區傳遞環境保育理念。目前正執筆回顧與寫作整理《看見台灣》製作點滴,預計2023年出版發行。

方秀蓉 Patsy Chen 紐約幼獅青少年管弦樂團藝術總監

音樂教育與經營的樂趣


方秀蓉出生及成長於台灣台北市,畢業自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科鋼琴組,取得紐約大學音樂教育碩士學位;曾任職芝加哥挪威-美國醫院、紐約皇后交響樂團,鋼琴教學、經營樂團及音樂會推廣等,1998年起擔任紐約幼獅青少年管弦樂團藝術總監至今,  2018年起, 榮任紐約地區僑務委員.

其社區服務事項包括:紐約台灣會館理事長(2017-20);泛太平洋暨東南亞婦女會紐約(2012-16)及美國分會會長(2019-迄今);北美洲台灣婦女會紐約分會會長(2011-12);紐約台灣同鄉會會長(2007-08);大紐約區台灣大專院校校友會聯合會會長(1997-98)。

楊遠薰 Carole Yang


台美人的形成與延續

愛荷華州立大學(Iowa State Univ.)企管碩士、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曾任職美東的Paragon Computer Professional 與Macy & Co.,等公司,亦曾擔任台灣公論報、自由時報美東版與太平洋時報等報記者,著作有《咱的故事》、《北美洲台灣人故事》與《Our Stories》等書,主要在描述「台美人」的形成與台灣人在美國奮鬥的故事。

其作品目前發表在〈海外台灣人部落格http://overseas-tw.blogspot.com〉與〈Carole 777部落格http://blog.udn.com/Carole777/article 上,歡迎大家上網瀏覽。

Description of Topic

五、六、七十年代,自台灣到美國的人往往自稱為「中國人」,後來有些人受西方思潮起法,意識覺醒,改稱自己是「Formosan」。直到1979年,方有「台美人 (Taiwanese Americans)」的名詞出現。

從「中國人」到Formosan、乃至「台美人」,是一段相當曲折的摸索與奮鬥過程,其間經過台灣人運動與爭取美國主流認同的兩大階段。他們在美國的表現,相當耀眼且值得肯定,其族群能否延續?則有待觀察與討論。

陳廷楷 David Chen

講古 - 莎士比亞戲劇: 威尼斯商人 (The Merchant of Venice)


早年留學德國,修資訊科學, 經濟學, 社會學, 文學及哲學。

得博士學位後,任德國大學助教。

來美國後, 曾工作于IBM 公司 及 任教于 FORDHAM 大學。

業餘興趣: 喜好研讀莎士比亞戲劇及古典文學


Description of Topic


莎士比亞戲劇所以精彩絕倫是因為他的每部戲都深藏著對人生哲理特別的意義。

這部威尼斯商人戲劇, 沒有寫到商人如何行商, 反而有曲折的愛情故事, 來映証人生的意義及生命的價值。 讓我用台語, 「講古亅的方式, 深入淺出與大家分享含有悲傷又喜樂的莎士比亞名劇。

賴弘典 醫 師 大紐約地區台灣人社團聯合會召集人

走過半世紀的美東台美人活動


大紐約地區台灣人社團聯合會召集人

台灣加入聯合國行動委員會召集人

十七屆(1986)美東台灣人夏令會召集人


Description of Topic

回顧過去的半個世紀,旅居北美洲各地的台美人,舉辦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活動,為的是希望為故鄉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盡一些力量。其中,歷史最久,又與台灣國內的民主發展息息相關的,可能是「美東台灣人夏令會」與「台灣加入聯合國運動」了。 我們都是這些活動的參與者。 讓我們一起回顧這段雖是漫長,卻消失似箭的一段歷史。

馬彼得 校長 Bukut Tasvaluan 布農名) 原聲國際學院實驗教育機構創辦人

認識「原聲國際學院」

馬彼得出生於南投縣信義鄉久美部落。他自小生長於部落。他國小一年級時父親去世,從此與母親相依為命;他的母親沒受過正式教育,但非常重視生活習慣與品格的訓練。初中畢業後,他離鄉前往臺中師專就讀;後來,他又就讀於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

1993年前後,他偶然被指派帶領學校合唱團;自此,透過歌唱引導學生開展人生視野、建立自信成為他的志業。2008年秋天,馬彼得在南投信義鄉成立了「原聲音樂學校」,這所體制外的假日學校,主要招收各部落的弱勢學童,運用週末及寒暑假為他們加強基礎課業,並透過音樂教學進行品格教育,傳承族群文化。

這個來自南投玉山腳下的原聲童聲合唱團,培育孩子乘著歌聲,走出部落、飛向國際。十四年來橫跨十四個部落鄉鎮,從小二到大四、培育超過250位原住民學生,影響超過750個部落家庭;他們也飛到世界10個以上的國家,完成超過160場表演,讓世界聽見部落孩子裡最純淨的嗓音。

2019年8月從南投縣信義鄉東埔國民小學校長職退休。

2021年4月,由他的人生故事啟發,改編的電影「聽見歌 再唱」於2021年4月16日在台灣上映。

原聲國際學院成立於 2018 年 8 月 20 日,為台灣原聲教育協會創辦,臺灣第一所由民 間自行籌辦的原住民實驗學校,招收偏遠山區各部落的高中生,大多數家境相當困難,學生 家境普遍窮困。 希望透過實驗教育,為原住民學生開創出一套足以落實基本學力的適性揚才教學模 式,培養自信心及幫助學生培養獨立自主選擇人生的能力和權利,最終成為誠信力行、惜 福感恩的人,日後翻轉貧窮有能力回饋家鄉,甚至改善社會,進而成為原住民族的典範精 英;同時也希望培育國際水準的合唱團,讓世界聽見玉山唱歌,成為臺灣亮點品牌之一

萬冠麗 Grace Wan 齊柏林基金會執行長

在《看見台灣》之後


現任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執行長,集思創意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暨台灣阿布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亦為台灣空拍電影《看見台灣》出品人;台灣大學暨復旦大學管理學院EMBA碩士畢業、台大EMBA 616校友基金會執行長、「第七屆 100MVP 經理人」榮獲Super MVP、「第十三屆金炬獎」2016中華民國年度十大經理人等。


台灣好山好水令人讚嘆,而齊柏林導演以《看見台灣》紀錄片,帶領大家從空中鳥瞰這塊土地的美麗,也重新省思自然生態與環境所面臨的變遷與困境,在籌拍《看見台灣II》接續「環境無分國界,生息休戚與共」環保關懷議題之際,卻不幸因直升機勘景意外,與世長辭。為了傳承齊柏林終其一生「為台灣土地請命、為台灣環境發聲」的遺志,2018年成立「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希望透過「永續」、「扎根」、「傳承」、「志業」四項使命的貫徹,宣揚「看見台灣,守護家園」的理念。基金會除於淡水設立「齊柏林空間」展示齊柏林空拍影像作品,作為推廣台灣環境教育的基地,並透過數位典藏計畫,建構台灣空拍影像資料庫,同時辦理齊柏林攝影紀錄獎,為台灣尋找下一個齊柏林,以及號召更多的紀錄片導演,持續記錄台灣土地與環境的美麗故事,希望在《看見台灣》之後,「人人都可以是齊柏林」,大家都能夠共同關懷土地與環境,為更幸福美好的生活盡一分心力。

曹汶龍 醫師 Wen-lung,Tsao


認識失智症和如何預防延緩失智


現職:

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

大林慈濟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


學歷:

英國倫敦大學神經研究所研究員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經歷:

大林慈濟醫院神經科主任

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

台灣癲癇醫學會理事長

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三軍總醫院神經科主任

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監事


給長者尊嚴照護(的一句話):

失智是返璞歸真,平時多說好話,到時口中只有好話。

楊承融 HELLO TAIWAN 推廣大使


Hello Taiwan 走向國際

科技業背景, 30歲那年決定赴美發展, 目前為江明信先生特助, 同時為HELLO TAIWAN推廣大使。工作之餘也擔任紐約哲學星期五志工與海外台灣青年陣線聯盟成員及台灣國家寶藏計畫,積極參與海外台灣人社群及運動。


「喂台灣就等於為台灣,希望串聯在美國及其他國家舉辦有關台灣和台灣人的文化活動,讓世界看見台灣。」這是長期在海外舉辦與台灣有連結活動的HELLO TAIWAN組織,對台的愛與心意。從2010年成立至今,在世界許多地方舉辦活動和參與大小公益,他們表示,希望HELLO TAIWAN是一支不是國旗的「國旗」,透過軟性的力量展現台灣認同和台灣一直與世界同在的精神。

Coen Blaauw FAPA HQ SENIOR POLICY ADVISER

FAPA - Forum for Congressional and Grassroots Advocacy

Coen Blaauw is a native of the Netherlands. He has lived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August 1989 and has been with FAPA from 1989 to 2000 and with FAPR (Formosan Association for Public Relations) from 2000 –present. FAPR is the lobby-arm of FAPA but completely independent from FAPA. In 2021 he rejoined FAPA part-time as senior policy adviser.

He has an international law degre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He wrote his thesis about the Dutch-Taiwanese submarine deal of 1981 and after that he got gradually involved in Taiwan affairs.

His specialty is connections with the U.S. Congress – with both the 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and the U.S. Senate. Part of his work consists of coaching legislation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He drafts Taiwan related legislation, identifies introducers, recruits support for the legislation and seeks to bring the legislation to the floor of Congress.


歐陽吉林 Chi-Lin O’Young President, FAPA-Hudson Chapter


FAPA -國會外交和草根外交論壇

現職:President, FAPA-Hudson Chapter; Financial Consultant, Equitable Advisors; Adjunct Assistant Professor, Vassar College

經歷:GE Silicones, Union Carbide, Texaco Inc., U. of Delaware, 桃園中正理工學

學歷:Columbia U. Ph.D., 新竹清華大學化學研究所/化學系, 南一中高中部, 縣嘉中初中部, 嘉義大林國小.

Description of Topic

由於中共的欺凌打壓,台灣的國際外交處境一直非常的艱難險惡。台美人關心台灣的前途和未來,能有什麼作為助台灣? 這個論壇,將和大家討論在美國如何從事國會和草根外交活動? 歡迎大家一起努力行動,FAPA的實際經驗和心得,將和大家分享共勉。

李俊寬

亦宛然掌中劇團暨李天祿布袋戲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台灣布袋戲之美

台灣著名布袋戲藝師李天祿孫子、李傳燦藝師之子,曾就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創所EMBA碩士班,主要負責行政事務及擬定各項演出、展覽、教學及活動計畫,近年來推動多項與公益結合之演出教學計畫,另外也積極導入數位典藏及文物普查登錄、研究等計畫,為傳統藝術的保存及推廣開啟新的發展方向。

現為真理大學通識教育課程「與李天祿布袋戲有約」授課教師,另(曾)擔任科技部多項布袋戲數位計畫協同主持人。

蔡孟均 Mengchun Tsai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膠卷修復組組長


介紹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以及台灣經典電影的保存及修復工作。


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天文所,在碩博士修業期間開始接觸電影膠卷放映。

於2015年畢業時,加入國家電影中心參與電影膠卷的數位化與數位修復流程的建立。其間協助設計規劃膠卷掃描室與數位修復實驗室。並完成包含超過百部電影的數位化,以及現存台灣第一部新聞片《台製新聞片第0002號》,陳耀圻導演作品《上山》與胡金銓導演的《空山靈雨》的數位修復工作。

2019-2020年間,轉至德國Bavaria Film 旗下子公司D-Facto NxT擔任數位服務技術員,執行包括電影膠卷整飭,數位化與修復,影片調光後製,數位電影封包製作。

2021年再次回到台灣,擔任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膠卷修復組組長一職。

齊廷洹 Henry Chi 齊柏林導演之子


齊柏林的看見台灣


分享齊柏林導演生平故事

以齊柏林導演照片帶領觀眾認識台灣

分享台灣面臨之環境問題與現況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

經歷:台北市私立東山高中國文科專任教師

BMW汎德永業汎德台北分公司銷售顧問

現任:看見‧齊柏林基金會 董事

看見‧齊柏林基金會 執行長特助


曾任高中老師,亦曾當過BMW銷售員,期待體驗不同的生活,見識社會百態。自父親過世後,五年內已在企業、學校與公益團體進行近百場演講、講座、訪談等

現在於《看見‧齊柏林基金會》中任職,致力於分享齊柏林導演之影像與理念,以齊導拍攝的珍貴影像,談齊導對理想的付出、堅持。

Randy Lin Lighting Electrician for film and television

A few lessons from my path

Randy Lin is a lighting electrician with comprehensive film and television experience based in Brooklyn. Born in New York and rais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he’s worked on large Hollywood movies such as Woman in the Window and Tik Tik Boom, TV shows like Jessica Jones and New Amsterdam as well as numerous commercials, music videos and documentaries. Prior to his film career, Randy crossed over from the photography industry having worked in fashion and advertising as well as post production for fine art. Randy received his M.A in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in 2012.

Peter Lin Founder of the AAPI Jazz Fest


Peter Lin is a Taiwanese-American trombonist, producer, and educator based in New Jersey/New York City. Born in Baton Rouge, Louisiana and raised in northern New Jersey, Peter played violin and piano before picking up the trombone at 10 years old. His love for music continued, motivating him to pursue a jazz studies degree at the esteemed music programs of William Paterson University and Rutgers University. He often perform prolifically as both a leader and sideman at established venues such as Blue Note, Dizzy’s, Birdland, Smalls, Fat Cat, Zinc Bar, and Candlelight Lounge.


Peter continues to promote jazz education, previously holding a prestigious faculty position at Melissa Walker & Christian McBride’s non-profit organization, Jazz House Kids. Valuing entrepreneurship, Peter founded Yardbird Entertainment along with his partner Abel Mireles, a leading music production company serving established non-profits with audio, video, and livestream needs. He is also the founder of the AAPI Jazz Fest: a jazz festival celebrating AAPI artists held in Newark, NJ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Institute of Jazz Studies.

Victor Lin Jazz pianist, violinist and educator


Victor Lin is an educator and performer from Seattle, WA currently residing in New York City. A jazz pianist and violinist, Victor has an undergraduate degree in music from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and a masters degree in jazz studies from Rutgers University, where he was a student of Kenny Barron. , and a Doctorate in Music Education from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Aside from his performance credentials, Victor’s primary focus has been on education. He has been on the faculty of the Stanford Jazz Workshop for the past 22 years as well as the jazz faculty of Columbia University since 2007. Victor also currently directs the Upper School Jazz program at The Calhoun School, a private progressive education school on the upper west side of Manhattan, where he has worked since 2002 and has created the largest high school jazz program of its kind in the nation.


Victor has always been focused on a larger scope of education with students of all ages, exploring how best to use music as a means of education about larger issues of culture, race, and society. As a first generation American-born Taiwanese, Victor hopes that his skills as a musician and an educator will serve to raise awareness and break down perceptions of the stereotypes of all races and cultures.

李雪瑛 瑞復益智中心主任

台北市立師範專科學校幼兒教育系畢業,先後於天主教育仁啟能中心、春暉啟能中心從事心智障礙者教保員、督導、副主任等工作。因工作需求再進修社會工作福利學系研究所畢業,2010年任職瑞復益智中心主任迄今。


瑞復益智中心成立於民國六十三(1974) 年十二月,創辦人為美籍安美麗修女。 歷任董事長均由天主教台南教區主教擔任。


本中心為服務發展遲緩嬰幼兒及心智障礙或多重障礙人士的日間照顧機構。目前中心工作人員近100人,包括教保人員、復健師、社工、行政人員、司機等,服務對象有二百五十多人,社區式服務(就業輔導、職業評量、社區據點服務等)一年約一千多人次。秉持積極提供個別化教學計劃的教育、訓練、復健等服務,期使心智障礙者發揮潛能,增進獨立照顧自己的能力 ,並能融入社會,參與社區生活。

四十多年來,中心的服務品質及經營績效,深獲各界肯定,其間內政部十次的全國社會福利機構評鑑,中心均榮獲優異的成績。

温佳思 Claire Wen

台灣觀光簡介


現任交通部觀光局紐約辦事處主任,負責美國東部及加拿大東部之台灣觀光宣傳推廣業務。

劉南芳

當台灣人的口述歷史進入劇場-台灣當代戲劇改編的挑戰

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成功大學藝術中心表演藝術總監 經歷:從事台灣歌仔戲研究,曾擔任歌仔戲製作人、編劇三十餘年,採用聖經故 事跨文化改編為歌仔戲劇目,作品如《路得記》、《約瑟的新衫》等;開發 「台灣故事劇場」系列創作,作品如歌仔戲《郭懷一》、《外木山的草鞋》、 詔安客家戲《西螺廖五房》、台語音樂劇《馬鞍藤的春天》等。兩度獲 得國家文藝基金會創作補助。2017 年接觸北美「台灣之音」相關歷史及分 台負責人。2019-2022 年擔任「台南國際人權藝術節」策展人(國家人權 博物館與國立成功大學共同主辦);2020 擔任「他鄉的聲音:北美台灣之 音媒介力量特展」策展人;2021 擔任「二二八與台獨運動系列特展:媒介 與抵抗:北美台灣之音傳播行動」策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主辦)。

應修平

當台灣人的口述歷史進入劇場-台灣當代戲劇改編的挑戰

就讀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班,並為音樂劇編劇及文化工作 2019 年同劉南芳老師、研究生黃駿雄和游乃祈一同訪問美國十個城市,將 「台灣之音」分台負責人等珍貴紀錄資料帶回台灣,並將前輩們的經歷與記憶編 為《抵抗的義務—The

Voice of Taiwan》演出劇本。

近期編劇作品:

2020 原創音樂劇《瓦圖方塔》;2019 原創音樂劇《每三個月的最後一個禮拜三, 我們在家吃火鍋》、2018《妳的側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