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名人系列: 伽利略·伽利萊(Galileo Galilei )
伽利略 (Galilei, Galileo) (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學家及天文學家。他是科學革命的先鋒,並啟發了日後英國物理學家牛頓。在天文學方面,他的主要貢獻是:將望遠鏡應用在觀察天象方面,透過望遠鏡,他發現了月球上的山脈、峽谷和隕石坑;最大的四個木星衛星;金星的相變 (phases of Venus) 和太陽黑子。在物理學方面,伽利略發現了主宰物件下墜及拋物線的定律。而在文化史上,伽利略亦成為了與權威鬥爭,爭取探索真理自由的象徵。
Source: http://www.phy.cuhk.edu.hk/astroworld/vote_astronomers/galileo.html
尼古拉·哥白尼(拉丁语:Nicolas Copernicus,波蘭語:Mikołaj Kopernik )
日心說
哥白尼起初懷疑「地心說」的原因,是它不能解釋很多天文現象。他認為,要應用當時天文學家那一套複雜的系統解釋,不但勉強而且不能自圓其說。他遍觀上帝所創造的萬事萬物,每一樣都極其簡單、精妙、美觀、自然。他認為全能的造物主所造的天地絕對不需要如此複雜和繁瑣的解釋。因為這份信念,哥白尼仔細地分析了托勒密體系中的行星運動,發現以太陽為中心的體系可以消除「地心說」體系中不必要的複雜性;而且以太陽為中心,對天文的計算便簡單得多了!
於是,哥白尼極為超前地提出「日心說」,即太陽是宇宙的中心:月球繞著地球做圓周運動,地球和其他五大行星都繞著太陽做同心圓周運動;同時地球還在自轉,如圖二(摘自《哥白尼的日心說》,作者Joseph Chang)。